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賴忻文理補習班-用愛畫圓


不管颳風下雨、不論假日或夜晚,只要學生有需要,「賴忻」
都會以學生為圓心,開一扇門;以愛為半徑,留一盞  燈。                                                           

                         蔣榮福 黃素燕 黃燈銅 採訪

                                                                          

、愛鄉愛土

    賴忻,一個生在岡山,住在岡山,學在岡山,創業在岡山的人,對岡山這一塊土地有一種不可言喻的熱愛與使命感。另一位老師楊吉原是台南人,兩位老師是大學同班同學,他們一起在岡山創業,他感受到岡山人的熱情與溫暖,因此對這塊土地產生認同感。

立足岡山,放眼全台,盡一己之力關懷弱勢,關懷這塊土地。


二、原本做老師穩定工作 為何轉換成補教業者

   高中時兩位老師都曾經到市區大補習班補習的經驗,深深的被台上老師那一種巨星風采給吸引,因此兩人在大學時就下定決心要成為補教名師,畢業後先在學校累積教學經驗。因緣際會之下,他們發現岡山的學子為了補習往返舟車勞頓,在動輒200300人的大補習班,當有問題要解惑時卻無人可問,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成績往往每況愈下,因此也對數學失去信心,所以這兩個具有挑戰性格的老師毅然決然在2009年開始逐夢。

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找出真正想做的事,並且放手去做。
 

三、補教業從事後,與原本想像差異最大的地方

    在學校,並不用特意去關心學生學習上的問題,只要把教學教好即可。進入補教業,發現除了教學,還有招生、人事、家長應對,都是要學的課題,不再只是當一個會教書的老師,而是一個對學生、對家長,也對自己負責的虛心受教者。

    生活作息不同了,工作態度也跟著改變:教學研討,專業度提升,自編講義等,也和學校老師、其他補習班業者切磋教學,學習補教業的大小事。

成功與否,重點在於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 

四、在補習班最辛酸的時刻,和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草創時期無固定學生人數,初始一班都一兩位學生;加上人手有限,收入也有限,深刻的體會到創業上的資金周轉不靈,但還是得硬著頭皮到處借錢。賴老師和楊老師求好心切,把握上下課時段親自各個學校發傳單,也把握時間把所有的心力都投入教學,為每個學生特別加強。「校長兼撞鐘」,因此現在回想,也格外珍惜那段剛開始打拼的日子。

      雖然剛開始招收的學生程度並不是最頂尖,但經過半年努力地拉拔,成績均有顯著進步。還有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楊老師希望讓低收入戶及特殊家庭狀況者的子女,在課後可以免費受到良好的輔導教學,不再因為經濟或家庭因素而失去進修學習的機會,使有能力、有實力、肯上進的同學脫穎而出,發掘更多優秀人才。看著學生因自己而有所成長,內心的欣慰真的不言而喻! 

五、未來的夢想 


      自我期許為「教育的最後一道防線」,不能夠放棄任何學生。以學生為圓心,以愛為半徑,為學生規畫好的將來。我們相信,成功不是留給努力的人,也不是留給有能力的人,而是留給堅持不放棄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南成功大學(原台南工學院)學生李武昌叛亂案之探討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 張哲男 1960 年代(高中時期)每次從資訊中看到「 228 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提問長輩時,立即告誡「 囡 仔人有耳無喙」,只能聽不能說。當時總覺得既然有人違法,判刑,就應該讓全民警惕,以免重蹈覆轍。基於好奇新的驅使,在心中一直懷著探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