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No pain , No gain 只要負責任,你就會要求自己當一位好醫生


No pain , No gain

          只要負責任,你就會要求自己當一位好醫生

     

                                   醫學人文訪問戴志展醫師 (耳鼻喉科醫師)
 
戴志展 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
美國哈佛大學 醫療政策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 部定副教授

曾任 岡大會第二任會長
 
 
 
 
訪問團隊:請問醫生,在執業和學習的時候曾經徬徨及當初為甚麼會做這個選擇?

戴醫師:

   其實,我們那個年紀(在聯考那個年代),其實很多人不像你們,會自己去選擇,我們那個時代就是看分數,分數好就選醫學。當然,說真的18歲的人要讓他決定自己的未來,其實風險很高,所以18歲就決定要念醫學系,不見得會是最好的選擇。也許你們現在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因為不曉得醫生在做甚麼,甚至醫學系畢業之後的選科,我也覺得很難,你為什麼會選那科?,你根本對那科的內容也不太清楚。

 

訪問團隊:

我們在選科之前會對那幾科有很深入的了解嗎?

戴醫師:

  你們會有機會去看過,但是你們看到的都只是印象,因為你沒有真正的去那個環境工作過,所以不太容易。

 

訪問團隊:

那你在執業的過程中,遇到甚麼最挫折或兩難的問題?

戴醫師:

    醫療一直是很兩難的問題,醫療上專業的東西就是看自己,你的知識、你的判定,專業的判定、你的處理能力、你的技術,這些都要靠自已去努力。兩難的問題,大概都是醫學以外的東西、專業以外的東西,比如說:病人的想法跟你的想法不一樣、病人的想法跟家人的想法不一樣、或者是說醫院的規定會影響到病人,這些都不是醫療的問題,社會制度的問題或者是人為事故的問題,一直都會有。至於專業的東西,在整個學習成長的過程裡面一定會做錯事,像是判斷錯誤,然後病人因為你處理的不好,就有問題,所以這個成長過程裡面是需要有人去幫助、去關懷、慢慢去磨,然後讓他慢慢成熟。

 

訪問團隊:那我們請問醫生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是醫學生,我們對醫生真正工作的環境不了解,從一位醫學生到我們進醫院,變成醫生的過程中,最大的不同點是甚麼?

 

戴醫師:

  負責任!

  現在的學生很不負責任,我說的負責任是對自己負責任,你對自己的期許是甚麼?醫生與當學生最大的差別就是,學生都要別人去要求才會去做,而且又做不到、做不好,這就是不負責任;當一個醫生就是要負責任,只要你該做的,不用別人講就要把它做好。負責任,你會很忙,不是別人告訴你要做什麼,而是對自我的期許到一個程度,你就會自己要求自己把事做到做好。最大的差別就是這樣,醫學生到醫院去實習,大多數學生還是不負責任;會議7:20開始,學生就7:257:3035才衝衝忙忙提著早餐跑進來,就我們看起來,這是對自己非常不負責任。這個在學校也很常見,愛上課不上課的本分,就是沒有認知到自己的本分該做什麼,我早上一定是6:00到醫院、6:30查房,我就會看學生有沒有到,我沒有要求學生到,但是我要求我的住院醫生一定要到。然後我就會看我的學生有沒有負責任,你要開始照顧病人,那你們(學生)有沒有負責任是看的出來,很多事情是不用講的。像是這個病人開完刀,病人不舒服,才被護理人員通知才開始處理這個問題,你是被動的;還是你很負責任一天兩次在追蹤他的病情。你面對一個病人的時候,很多事情你可以負責任,可以做得很好,這就是當一個好醫生、一個不好的醫生最大的差別吧。我們在招收住院醫生的時候,其實我們不是在看成績好不好,成績一般就可以了、太差也不行,但是要負責任,就是讓別人跟你工作會很放心。所以醫生是一個特別需要負責任的,你講人命關天也好,這個行業本來就是要用心去幫助別人,這個行業比較不像是一個工作。不負責任的人,他就把它當成一個工作、他時間到就要走,下班就找不到人。打半天,人在哪裏?兩個小時後回電,我就說不用回電了那病人死掉了!

   我昨天開刀開到晚上八點,之後我馬上去急診大樓會診一個病人,等幫他處理完,九點才能夠回家。但是今天我依然早上六點就到醫院來了。沒有人告訴我要這樣做,會診我可以找我住院醫師看就好,但是我知道他們不會處理好,所以我就自己去。沒人叫我這樣做,院長也沒有叫我這樣做,院長沒有叫我明天六點來查房來看病人,但我就是會到。我覺得這是要讓病人放心,一天的開始,我要確定病人有沒有問題,我要讓他知道「我每天都在注意你的狀況,你有不舒服我可以一早就可以幫你處理掉。」不會說一整天找醫師都找不到,不曉得該怎麼辦。

   「當一個醫師,你要樂在其中」,所以,醫生這個行業,不應該叫做一個行業,他的概念絕對不是一個,醫生這個行業會被叫專業。專業非常強調負責任,就這麼簡單。

   你負責任之後就會自我成長了,你就會要求,就覺得不太懂,真的不太會處理,你就會去想辦法把他弄懂,你就算是去問別人也好,參加會議也好,去受訓也好,就有很多自己要做好的東西。

   我覺得當醫生其實知識能力大概一半以上,中等應該就可以,最難的不是在成為一個有經驗的醫師(知識與臨床上的見聞較豐富的醫師),而是應對上有經驗的醫師,應對處理病人的狀況,是比較需要去成長,多點學習。

 

訪問團隊:

那醫生當初為什麼會選擇耳鼻喉科

 

戴醫師:

  一樣啊,就跟選醫學系一樣啊。

   我看現在PGY也許好一點,現在的PGY有更多的時間在那個科裡頭去當醫師。

  你要對那個環境了解,你要真的去做過,跟大家一起做過,一起輪班,一起做例行公事才知道那個科是什麼樣的環境,你就有機會去知道、認識那個領域的人未來的工作是什麼,未來的出路是什麼,才有辦法去選。

     我那個時代,剛好跟現在相反,那時候是皮膚科找不到人,我大四的時候,皮膚科主任請我去找學長找人去走皮膚科。耳鼻喉科也差不多,但是沒有那麼不好啦!但是沒有像現在要報名的人這麼多。

    我個人來講,我當時候選科也可能跟其他人不太一樣,因為我中間有出國,所以我走耳鼻喉科是出國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人家說那裡有住院醫師我就去了。那是回來之後,想說既然走耳鼻喉科那就繼續走耳鼻喉科,可是我回來之後就開始熱門要開始選人了。

   但我覺得工作就是這樣,「No pain , no gain,你在那個領域裡面,輕輕鬆鬆地,你在裡面相對得到的快樂比較少,快樂就包含你那個環境可不可以去測試你的能耐有多少,有沒有辦法表現出跟別人不一樣。你在一個輕鬆的環境是表現不出來你自己的,那在有些科就可以挑戰你自己的能力!其實就是我剛跟你們講的一個醫師最大的訓練挑戰,就是在處理這種非醫病的關係。越是辛苦越難處理的科成就感也越高,成就感很高就是包含凸顯當一個醫生你真正的貢獻,如果當一般沒有挑戰性的醫生,就取代性很高,而且挑戰性很高的,病人給你的回饋是很強的,給你的感謝會比你的薪水高還值得。像我們開刀整天,很多事情。但是我過一個年,我那個禮物可以放一個架子滿滿的,病人自己帶過來的,而那個禮物代表的是一種肯定,不是多少錢,所以選科不討厭就好,一樣我覺得27歲選科,還是不太容易,但是依個性可以大概看出你適合的科,喜不喜歡動手做?你喜歡動手做,大概就是外科系的東西;你喜歡多思考,那大概就是內科系的東西;不喜歡接觸人的,就是病理科。

 

訪問團隊:

   那我們現在有五大皆空的問題,像皮膚科、耳鼻喉科,現在非常熱門,剛剛醫生說我們要學會做一個負責任的醫生,才是好醫生,那如果大家都往耳鼻喉科、皮膚科走…… ?

 

戴醫師:

   我現在先打斷你的話,耳鼻喉科不是輕鬆科,耳鼻喉科是比外科累,所以說什麼小兒科是輕鬆科,你來做做看,一個刀8小時,叫輕鬆科?像我昨天在開刀房,從早上67點到晚上8點,這工作不是輕鬆科,是高風險的科。耳鼻喉科開業做的工作只有耳鼻喉科的10%而已,那不叫耳鼻喉科,那叫家醫科。所以我們說最大的浪費就是訓練很多耳鼻喉科醫生去開業,訓練成你會開頸部腫瘤,可是之後就沒有在大醫院工作,沒有戰場。

   皮膚科要注意喔!皮膚科因為做醫美其實糾紛也很多,你不要以為醫美好做,醫美來看病的都神經病,在那邊挑剔眼睛大一點小一點,鼻子尖一點,他給你三十萬,纏著你一輩子,少個兩度她就堅持,看妳怎麼辦,一般人不會去在意這些有的沒的,這些人就是很在意,你要有本事去處理這些事情。

    耳鼻喉科累比心臟外科還累,耳鼻喉科開腫瘤,開口腔癌,頭頸腫瘤是整個拔開、鋸開,那一開都是八個小時,所以耳鼻喉科是很辛苦的科、高風險的科,有時候會有死亡的病人,高風險的科。昨天像我的總醫師做到十一點才下班,沒有值班喔。但我們講的是在醫院啦,出去開業就不一樣,耳鼻喉科是因為開業好才被認為是輕鬆的科目。所以看科還是要從這幾面看,風險高低、工作量、收入工作、型態,到最後才看開業。耳鼻喉科有個好處就是說,耳鼻喉科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科目,它可以做到比神經外科還辛苦還大,比開心開腦還大,很辛苦,但是也可以做的很輕鬆,而且都還具有競爭力。要做輕鬆科也要有競爭力,跟人家去開業,也要競爭力。

 

訪問團隊:

 戴醫師您說學當初分數到了就填,而學習途中也有徬徨,所以你就算到現在還是會有困惑咯?

 

戴醫師:

    醫學院的學生為什麼不負責任就是因為不曉得為什麼要念啊 ?醫學系的學生很多念書不是自己想念啊,但似乎也不能怪你們,因為你們不知道醫生為什麼需要這麼努力念書,我一直到住院醫師都還懷疑我該不該走這條路因為整個過程太辛苦了。從學校到住院醫師的學習,每天這樣沒日沒夜的工作,半夜都沒能睡覺,那種日子能夠熬多久? 開始覺得醫生這個行業真得很好,是在開始獨力面對病人的時候,我竟然有一點點本事幫助人,病人會感謝我。以前當住院醫師病人感謝你都不覺得,因為那些處置都是人家教你做的,被感謝還有點不好意思,但是在當主治醫師後,開始自己面對病人時,病人感謝你你也會很快樂,他們會來跟你說:「醫生你好厲害喔~我看別人很久沒好,看你一次就會好」慢慢開始發現很多人會跟你說:「醫生你知道我是誰介紹來的嗎?」你會開始發現你的名字在散播,稱讚你的比罵你的多很多,你開始覺得很開心很開心,好像我們做的得到了病人的認可,從那時候開始,才覺得當醫師是很甜蜜、很美好的

    我覺得我大學跟別人不同的是,我會自己跑去醫院,跟醫生說:「我可以跟你的診嗎?」,那時還是學生也沒有什麼見習制度,但剛開始根本不曉得在看什麼,就坐在旁邊,這個是一般學生不會做的事情。還有一個是我看現在的學生在當住院醫師跟我以前在當住院醫師最大的不同是 我那時候禮拜二禮拜天常常會去看哪裡有會議(研討會),自己跑到台北高雄去參加會議,但是現在的住院醫師不會主動跑去聽,這是出自於我對自己要求。

    我大學七年曾經有好幾次都不想念了,原因是我不曉得為什麼要念,但是當我進入中國醫,當上主治醫生,回過頭來想,這十幾年的努力想想還覺得蠻值得的,可是當醫生這個行業有兩個特質:

第一個特質是這永遠不會是一個夕陽行業,不論改朝換代,景氣不好,人就是會生病,就算機器人出來,醫生還是不會被淘汰,而很多職業卻漸漸會被淘汰掉,尤其是不動腦的職業。所以這個職業只要你有本事沒什麼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第二是醫生這個職業他得到的成就感是很高的,一般行業賺到錢,年收入高又怎麼樣,沒有人真正謝謝他,醫生這行業好好做,很多人會謝謝你,你去外面消費,你會像對醫生那樣衷心的謝謝他嗎?開客運三四個小時,乘客會提一籃水果來謝謝你嗎?

   No pain , no gain」你又要輕鬆又要自己的時間,你就越不會體會到當醫生的成就感,只要負責任,你就會自己要求自己當一位好醫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南成功大學(原台南工學院)學生李武昌叛亂案之探討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 張哲男 1960 年代(高中時期)每次從資訊中看到「 228 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提問長輩時,立即告誡「 囡 仔人有耳無喙」,只能聽不能說。當時總覺得既然有人違法,判刑,就應該讓全民警惕,以免重蹈覆轍。基於好奇新的驅使,在心中一直懷著探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