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 星期三

思想起台灣民謠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張哲男

一、台灣民謠是台灣先民,在這一片土地上生活過程的長期感受,孕育出台灣各地傳統文化、生活歷程、風俗、信仰、思想……等民族特性,展現出共同情感的表達方式,值得流傳,也應該繼續保存下來。

   一九六七年音樂家許常惠先生,率領民歌採集隊成員,全台灣從南到北走透透,在南台灣恆春地區發現陳達先生,僅靠一把老月琴,就能將當地生活中所見所聞,用隨興吟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歌聲純樸,淒美動人,成為當時民謠歌唱的另一種特有風格,引人注目。導致一九八三年簡上仁先生組成「田園樂府」,巡迴全台各地十六場的「台灣民謠演唱會」,並邀請張清郎、潘麗莉等……加入演唱一系列耳熟能詳的台灣民謠,以喚起台灣社會人士,對台灣民謠的重新認識。

二、台灣南端屏東縣,有個恆春半島地區,範圍包括恆春鎮、枋山、車城、獅子、牡丹、滿州……等鄉。呈狹長地形,偏遠而交通不便,早期人煙稀少,居民以閩南、客家移民、阿美族、排灣族、馬卡道族……等原住民、平埔族居多。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飲食、音樂……等方面,產生多元之文化,尤其民謠,風格獨具特色。當地存在的「思想起」、「四季春」、「楓港小調」、「五孔小調」、「平埔調」、「牛母伴」等六種曲調,被統稱為「恆春調」。其中的「思想起」以月琴伴隨獨唱的方式,在當時歌唱界是另一種風格,引人側目,更造成轟動。

三、思想起陳達

一六二零年中國明末天啟年間,鄭和下西洋開啟了閩南沿海人民往外移民風潮。一六二一年,當時台灣第一大漁港「北港」又稱「魍港」「笨港」。就有中國閩、粵漁民率先登陸台灣。(福建漳州人顏思齊……等二十六人)是為中國漢人入主台灣的先端,也就是俗稱的「唐山到台灣」。他們都是一些壯丁(所謂的羅漢腳),為了生活,墾荒拓地,長期居留。又為了傳宗接代就和台灣原住民、平埔族通婚,雖然已成家立業,但是長久離鄉背井,難免思念原生的家鄉,那種情感的流露,只能用音樂歌聲抒發心情。

   陳達(1906.4.161981.4.11),屏東縣恆春,大樹房人,據當地人表示,陳達具有四分之一的原住民血統。其家有四兄,三姐,他排行老么,未曾受過教育,但他的哥哥,能歌能彈,陳達耳濡目染,長久下來,時常借用哥哥的月琴,無師自通,見景生情,自編歌詞,自彈自唱,富有鄉土的情感,隨性而吟,已然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把情感透過音樂抒發,真是一位「不識字的詩人」。

 

四、思想起歌詞

作曲作詞:台灣恆春民謠

思啊想啊起 日頭出來啊伊都滿天紅
枋寮哪過去啊 伊都是楓港

噯唷餵希望阿哥來疼痛 噯唷餵
噯唷疼痛小妹啊做工人 噯唷餵

思啊想啊起

恆春過了啊伊都是車城

花言哪巧語啊 伊都不愛聽 噯唷餵

阿哥講話若有聽 噯唷餵

妹妹你就煮飯洗衣 來給阮疼

思啊想啊起 綠竹開花啊伊都綠竹青

大某若娶了啊 伊就娶細姨 噯唷餵

今晚月光暝 偷偷去約會啊

噯唷放舍大某啊可憐代 噯唷餵

 

五、諸羅山的最後一役

康熙年間,台灣只設鳳山、台南、嘉義三縣。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日、清爆發甲午戰爭,清國戰敗,清政府認為台灣是「鳥不語,花不香」沒有開發價值的蠻荒之地,未經台灣住民的同意,就在一八九五年,訂定馬關條約時,將台灣作為戰敗賠償的條件,割讓給日本。當年,日軍由日皇胞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從台灣東北角登陸接收台灣,台灣人民群起抵抗,由於火力相差甚巨,台灣抗日義勇軍只能以鐵鏟,木棍和必死的決心,與現代化軍備的日軍奮戰,致使節節敗退,從基隆往南一直追殺至嘉義,尤其嘉義(諸羅山)這一役死傷最為慘重,彈盡援絕,至為悲慘,抗日義勇軍流離失散,倍感淒涼,為了留住義勇軍的生命,不做無謂的犧牲,最後帶著感傷就在嘉義(諸羅山)含淚分手,結束抗日。離散前抗日義勇軍,吟唱著諸羅山的民謠「一隻鳥仔哮啾啾」,這樣的情景真是令人感傷。

這首民謠,把人民比喻成失散的小鳥,把台灣這一片安身立命的土地,比喻為鳥巢。被出賣佔領,被人破壞,那種家破人亡的悲悽,人民只能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發出怒吼。就像歌詞裡「掠買死 掠買死 閣生閣有 閣生閣有咧」這種前仆後繼,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讚嘆!

 

一隻鳥仔哮啾啾

作詞:台灣嘉義民謠
作曲:台灣嘉義民謠

嘿 嘿 嘿都一隻鳥仔哮啾啾 荷哩
哭到三更一又半暝找無巢 荷嘿荷

嘿 嘿 嘿都什麼人啊甲我撞破一個巢 荷哩

乎阮掠著不放伊甘休 荷嘿荷

掠買死 掠買死 閣生閣有 閣生閣有咧

一隻鳥仔 嘿 嘿 嘿都

家己顧咧喔

三更半夜 荷荷荷 荷嘿荷

找無巢 嘸知欲怎樣?

 

六、台灣民謠創作的意涵

   台灣民謠就是台灣先民三、四百年以來,歷經一代又一代的披荊斬棘,胼手胝足,好不容易才建立家園,其中酸甜苦辣各不相同,長久以來各地的習俗、宗教、環境、自然景觀的差異,人文素養也就不相同,因此情感的抒發,各有特色。不同的歌曲,顯示不同的年代背景。

   漢人開發時期的歌謠

1.1787年吳沙先生率眾前往蘭陽地區開發,群山環繞的東部,交通不便,經建築鐵道與外界相通,逢山開洞,遇水架橋,開啟山林。先民乘坐火車時,見景思情,譜成了一首輕快的「丟丟銅仔」

2.1865年英法聯軍,清政府戰敗,訂定天津條約,開放台灣安平、淡水兩港。荷蘭商船停靠安平港的船醫,與當地姑娘的戀愛故事傳奇,譜成「安平追想曲」

3.漢人早期開發台灣,以農耕為生活的基礎,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每天早、中、晚農作生活,串連成一首輕快的歌謠,短短的三段歌詞中,詮釋的淋漓盡致透徹,這正是早期先民開墾的生活寫照。「農村曲」

   日治時代的歌謠

1. 1934年代,日治時期名作詞家周添旺,到當時的酒家應酬,得知一位女性訴說:被都市薄情男子拋棄,而流落當酒女的悲慘故事,所作的歌詞。同時聯想到,台灣被清政府割讓日本,就像美麗的花朵被遺棄,受風雨吹落地,因而創作了這一首「雨夜花」。

2. 1940年代,台灣很多青年被日本政府徵召到南洋戰場,充當軍伕,家中父母妻兒,終日惶恐不安,惦念著親人的安危,那樣的心境引發知名作詞者黃仲鑫(藝名那卡諾),與楊三郎老先生合作「望你早歸」。

3. 1937年代,台灣著名的作曲、作詞音樂家李臨秋、鄧雨賢。因為日本政府推動「皇民化運動」,有理想,有目標的鄧雨賢,為此灰心喪志,甚至於淡出作曲作詞工作。而李臨秋鬱鬱寡歡,只有借酒澆愁。但兩人還是合作,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風情,用簡短重複的詞句譜成一首「四季謠」。

戰後初期的台灣歌謠

1. 1845年日本戰敗投降,台灣受到戰爭的破壞,經濟蕭條,百廢待舉,人民生活困苦,台灣人民期待自日本解脫後,能安居樂業。卻在1947228日,發生二二八事件。國民政府來台接收的行政長官陳儀,腐化貪婪,施行暴政,使得台灣人民痛苦失望。台灣有句俚語「新的未來,不知舊的好壞」,1948年,台灣音樂家王雲峰與李臨秋,在失望之餘,創作了「補破網」。歌詞中台語的「漁網」與「希望」是同音,漁網已破就是暗諷希望已破,這一首「補破網」歌詞,深深嵌入人心。

2. 1949年國民政府被中國共產黨逼迫,撤退到台灣。同年520日,即實施「台灣戒嚴法」。四天後,524日,通過「懲治叛亂條例」,凡是批評或反對政府意見者,都以這一「特別刑法」整肅送辦。造成人民身體、生命、財產嚴重傷害。政府控制人民言論、思想使台灣一些高級知識份子逃離國外。到199163日才中止「台灣戒嚴法」。這段期間台灣人民有家歸不得,思念故鄉之際,只能吟唱「黃昏的故鄉」。

 

如今「思想起」台灣的命運,就像「一隻鳥仔哮啾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南成功大學(原台南工學院)學生李武昌叛亂案之探討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 張哲男 1960 年代(高中時期)每次從資訊中看到「 228 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提問長輩時,立即告誡「 囡 仔人有耳無喙」,只能聽不能說。當時總覺得既然有人違法,判刑,就應該讓全民警惕,以免重蹈覆轍。基於好奇新的驅使,在心中一直懷著探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