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後紅甲子·薪火相傳】—— 紀念泐石設立緣由

 

    

 



    六十年來,學校如同穩固的燈塔,照耀著無數學子茁壯成長。為紀念這個重要時刻,學校特別在怡心園設立「後紅甲子紀念泐石」,不僅象徵校史傳承,更承載著對未來的展望。

 

歷史的見證——育英樓旁的石頭

 

    這塊泐石並非新物,而是原本位於育英樓旁的石頭,曾默默見證學校成長,陪伴一代代學子求學時光。它承載著後紅的記憶,如今在校慶之際,遷移至怡心園,賦予新的意涵,象徵後紅國小承先啟後的精神。

 

書法名家題字——文化與教育的交融

 

    石碑上的題字「後紅甲子,串聯無限」,由本校傑出校友蔣榮欽先生引薦,特邀書法名家蔡明富先生揮毫。蒼勁有力的筆觸,不僅展現藝術之美,更彰顯後紅精神的綿延不息。


 

艮卦之位——穩健成長的象徵

 

    泐石正面朝向東北方,契合《周易》艮卦之象。艮為「山」,象徵穩定與承續,《周易·說卦傳》云:「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寓意學校六十年來的厚實根基與未來的蓬勃發展。同時,艮卦「山」的意象也呼應《論語》所言:「仁者樂山、仁者靜、仁者壽」,期許後紅師生如山岳般穩重寧靜,厚德載物,代代相承。

 

後紅學脈,生生不息

 

    泐石碑文:「肇自創校六十載,風華相續,歲月積澱,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願後紅代代傳承,學脈永續。」這段話不僅總結學校六十年的歷史軌跡,更道出了後紅國小教育精神的核心——傳承與創新。這塊泐石將長存於怡心園,見證後紅學子的努力與榮耀,提醒我們珍惜傳統、勇敢迎向未來。

 

    在這甲子榮慶之年,我們向歷史致敬,向未來許願。願後紅國小在穩健中成長,在創新中茁壯,讓「後紅甲子,串聯無限」的精神,綿延不息,永續傳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樂群村

    樂群村       為日治時期岡山地區位階最高的官舍區,屬於將領以及佐級(校級)等高級軍官的宿舍,全村的整體規劃、個別官舍的庭院造景、建築格局、建材(台灣紅檜)使用皆相當講究。國民政府後 , 接收使用的國軍眷戶也屬於高階軍官或將領,多數房舍空間及主要結構均未更動,保留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