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 : 海風強勁的吹襲中
如何能一一屹立挺拔
毛柿不言不語
但透露主根如柱
直直深入土壤 牢牢抓緊
啥米攏無驚
亢旱 耐鹽 防砂 吸塵
最適合沿著海岸線茁壯成長
繁衍成鬱鬱蒼蒼的防風林
5月18日早上,吳晟老師受邀來到岡山樂群村大榕樹下,講述他「愛.樹,無可取代」的綠色護樹精神。
吳晟自述,從小就跟眷村同學相處,對於眷村的老樹、房舍都有深厚的情感相連。台灣在經濟成長、治安、人權、全民醫療、公共教育、宗教自由、性別平權
、人民友善等議題上,都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在開發的過程卻糟蹋太多的自然資源,簡單地說,就是砍了太多的樹,胡亂修剪樹木,也種了不該種的樹。
2017年,他曾經建議內政部葉俊榮部長,「公墓森林化」政策,也在溪州鄉做出具體的範例,可惜葉部長因他案下台而無法執行;2023年,他也藉著面見賴清德總統時,提出諸多種樹的具體建言。吳晟說:「我會持續地對行政部門提出建言,也呼籲民間團體,用筆、用聲音地去反應意見。」
吳晟老師對於台中建商近來蓋「落羽松豪宅」提出自己見解,原因之一是,台灣長期處於被殖民文化,常看不起自己的東西。台灣櫸木、台灣樟樹、烏心木、苦楝木、毛柿,都是台灣NO.1的樹木,怎麼去跟風流行小葉欖仁、風鈴木、阿勃勒、花旗木、落羽松等外來種樹木呢? 他表示,台灣苦楝木材質好、不怕水,是以前大戶人家門板的首選木材;毛柿的木材質最硬,更有台灣黑檀之稱。
這本書名
有兩種讀法,其一《愛。樹,無可取代》愛和樹,都無可取代;其二《愛樹,無可取代》,涵義二者合一。這本書收錄二十四篇文章及多篇附錄,第一篇「樹的風波」發表於1982年3月,最後一篇「小小種樹、大大夢想」發表於2025年2月,文章橫跨四十多年,表示吳晟老師四十多年來,一直持續關注、留意和種樹相關的議題。
耐風耐旱的防風林無盡綿延
開展茂盛根鬚抓住砂土
搖曳青青枝葉
像飄在風中的綠圍巾
阻隔來自海洋的風寒
啊,如果沿海一公里
鬱鬱蒼蒼的防風林
和翠綠山嶺相互呼應
將美麗島嶼,暖暖環抱
吳晟《愛.樹
無可取代》新書發表會
地點 : 岡山區樂群村
時間 : 2025年5月1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