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 星期六

全家,就是我家 WE ARE FAMILY.







 
 

 

     全家岡山竹圍店,別出心裁,在四月份推出「小小烘培營」來慶祝兒童節。四月十四日早上,店長鄭凱文帶領報名的學員們,一起輕鬆做點心,鄭凱文店長說: 「今天做的是慕斯盆栽蛋糕,基本上,學童們幫忙攪拌慕斯,再加入糖水,塑出形狀後就可完成作品。」
 
 

    除此之外,學員們會互相自我介紹,鄭凱文店長還會帶學員們熱身動一動,跳一場Fami舞。最後,全家便利商店還特別送一支巧克力霜淇淋及泰山純水一瓶。
 
 
 

    今天,帶了四位清寒學童來參加活動的岡大會李天裕前會長表示,「竹圍全家店,每個月會舉辦敦親睦鄰小活動,上個月是長青組長輩的活動,本月舉辦的是兒童節活動,一般收費一百元,但清寒學童是免費的,也算是場公益活動。」


 

    看著學童們雙手使勁地攪和慕斯團,器皿撞擊鏗鏘有聲,頭額不時滲出汗滴,嘴角卻泛出微笑,全家FamilyMart岡山竹圍店,確實用心經營社區與注重公益,值得大家一推。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簡上仁老師的鄉土情與田園夢 「台灣土地的歌謠」




                         很榮幸318日下午,在第11屆阿公店溪文學獎決選評審後,
 

                              邀請簡上仁老師來到岡大滙館,進行一場音樂演講會。

                                               
                                                 首先,武強主持人介紹今天節目流程。

 

                                       再由,為文老師引言簡介簡上仁老師生平。
 

 

     簡老師的音樂以木吉他自彈自唱,依時間序從原住民時期、唐山渡黑水溝漢人來台開墾時期、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慢慢吟唱各時期的代表歌調及講解意義。

 

   《一隻鳥仔》系列組曲: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啁啁、一隻鳥仔哮救救、一隻鳥仔笑呅呅

六 六 六月田水 嘿嘟當在燒 鯉魚落水() 喁的喁啊 喁的喁 喁的尾會搖

嘿 嘿 嘿嘟一隻鳥仔哮啁啁  嘟呢  哮到三更一半暝  找無巢  呵嘿呵

嘿 嘿 嘿嘟什麼人()予阮弄破這個巢 嘟呢 乎阮掠著不放伊干休 呵嘿呵

 嘿 嘿 嘿嘟一隻鳥仔笑呅呅  看著日頭漸漸光  照著咱兜的家園  的家園

 

    由上而下,同一首個卻代表著各時期不一樣的心情:

      由最原始的形容 六月田水(原民)到一隻鳥找無巢(尋找愛人,清治) 再到 憤怒(日治),最後,國民政府強制改為歡愉的歌詞。

       

       《恆春調》系列組曲

  台東調(恆春調)

來去台東花蓮港  路頭生疏不識人  希望阿娘相痛疼  痛疼阿哥出外人

 

  簡老師也談起,先民因生活之需遷徙到後山,音樂如何因著生活,而由恆春調轉成台東調。當然,簡老師也唱出如何的轉調及之間的不同。

  

         生蚵仔嫂(詞/郭大誠,曲/恆春民謠)

   1)別人的阿君仔是穿西米囉  阮的阿君仔喂是賣生蚵 

  人人叫阮是生蚵仔嫂  欲吃生蚵仔喂是免驚無

   2)別人的阿君仔是緣投送  阮的阿君仔喂是目睭拖窗 

  生做美醜是免怨嘆  人講醜尪仔喂是吃不空

   3)別人的阿君仔是住西洋樓  阮的阿君仔喂是睏土腳兜 

  運命好歹是免計較  若有認真仔喂是會出頭

           敘述著當時,先民的生活情境。

 

           望春風(李臨秋/  鄧雨賢/曲)

1.孤夜無伴守燈下  清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  遇著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  誰家人子弟  想欲問伊驚歹勢  心內彈琵琶

2.想欲郎君做尪婿  意愛在心內  等待何時君來採  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  開門來看覓  月娘笑阮戇大呆  予風騙不知
 

 

李臨秋才華橫溢,有粉詩欣賞他,願意不計名份跟隨(何奈李臨秋早有老婆)

  ……

簡老師講了李臨秋的感情世界(台版羅蜜歐與茱麗葉)小故事,情人與愛人

間的糾纏 ( Torn between two lovers)

          補破網(李臨秋 詞  王雲峰 曲)
         (1946

   1.見著網  目眶紅  破到這大空  想欲補  無半項  誰人知阮苦痛

     今日若將這來放  是永遠無希望  為著前途鑽活縫  找傢司補破網

   2.手按網  頭就重  淒慘阮一人  意中人  走侈藏  若無來鬥相工

     枯不利將網陣動  提針線接西東  天河用線作橋板  全精神補破網

 

       這首歌原本被禁唱,因為有影射當時政局的殘破之意,

     卻也意外成為後來民主運動常被傳唱的歌曲。

 

         〈南都之夜〉v.s.〈台灣小調〉

☉南都之夜(鄭志峰/  許石/曲)(1946

(男)我愛我的妹妹啊  害阮空悲哀  彼當時在公園內  怎樣你敢知

      看見月色漸漸光  有話想欲問  請妹妹妳想看覓  艱苦妳敢知

(女)我愛我的哥哥啊  相招來佚陶  黃昏時在運河邊  想起彼當時

      雙人對天有立誓  阮才不敢嫁  親像風雨渥好花  何時會相會

☉台灣小調(詞/易文 曲/許石)(1959

1我愛台灣同胞啊  唱個台灣調  海岸線長山又高  處處港口多炫耀

     四通八達有公路  南北是鐵道  太平洋上最前哨  台灣稱寶島

2四季豐收蓬萊島  農村多歡笑  白糖茶葉買賣好  家家戶戶吃得飽

     鳳梨西瓜和香蕉  特產數不了  不管長住和初到  同聲齊誇耀

 

   國民政府時期的歌,這兩首歌曲反差地反映出當時民間的情形,及政府版樣宣傳台灣的歡樂狀態。

 

    簡老師講到台灣族群融合的重要性 ,「不管先來,還是後到,生活在這裡的都是台灣人。」他舉例,自己的姊夫就是位大陸來的老兵,在台灣娶妻、生子、置產,早已融入台灣社會。

 

   他也提起陳虹百留學生,在留學澳洲前,特地去買張永保安康的車票,帶在身邊,每當在他鄉異地落寞時,就拿起這張車票安慰自己。簡老師特地把他譜成一首歌。

          永保安康(詞/陳虹百  /簡上仁)

打車票  無欲坐  囥佇落袋仔底  這張票  無地買  干納這在賣

   對永康  到保安  短短三四站  拆一張票  下一個願  順序擱平安。

   離開父母 遠走他鄉 為著理想來走撞 小小車票 伴阮流浪 保庇平安擱健康

   永保安康 永保安康 毋驚大雨佮大風 永保安康 永保安康 只求簡單的願望

 

    台灣族群多元化,不論是原住民、漢人、新住民,大家都住這裏,簡老師說這是咱兜 。隨即,唱起下面這首歌。

          咱兜(詩/林央敏,曲、增修歌詞/簡上仁)

  1.咱若愛祖先  請你嘸通嫌台灣  土地雖然有較隘  蓬萊寶島真美麗

    阿爸的汗  阿母的血  渥落鄉土滿四界

 2.咱若愛子孫  請你嘸通嫌台灣  海湧開花吻海岸  也有田園也有山

    果子的甜  五榖的香  予咱代代吃不空

 3.咱若愛咱兜  請你嘸通嫌台灣  語言雖然無同款  運命註定一家人

    無冤無怨  打開心窗  咱的幸福不輸人

 

  在音樂演講會結束前,簡老師改編陳達的歌曲勉勵大家, 「祖先堅心來到台灣,也無鋤頭可掘田,雙手挖土飼子來大漢,為欲建造美麗夢,完成祖先的心願才應該,美麗家園一代傳一代。」

  思想再起:祖先的叮嚀(簡上仁/編詞曲,歌詞取材於陳達的「薪傳‧渡海」)

(1)思啊!思啊!思啊思想起,四百年前(伊都)祖先8CAE就知,

   台灣是一個(伊都)好所在(伊都)哎唷喂;大家堅心對這來,哎唷喂,

   開墾家園(伊都)傳下代(伊都)哎唷喂。

   嘿!嘿!思(啊伊都)思想起  思(啊伊都)思想起 

予咱(咧)來想起祖先的叮嚀  嘿!嘿!思(啊伊都)思想起。

(2)思啊!思啊!思啊思想起,祖先堅心(伊都)來到台灣,

也無鋤頭(伊都)可掘田(伊都)哎唷喂;雙手挖土飼子來大漢,哎唷喂,

   為欲建造(伊都)美麗夢(伊都)哎唷喂。

   嘿!嘿!思(啊伊都)思想起  思(啊伊都)思想起 

予咱(咧)來想起祖先的叮嚀  嘿!嘿!思(啊伊都)思想起

(3)思啊!思啊!思啊思想起,記取祖先8CAE的叮嚀佮交代,

   打拚的精神(伊都)傳落來(伊都)哎唷喂;完成祖先的心願才應該,哎唷喂,

   美麗家園(伊都)一代傳一代(伊都)哎唷喂。

   嘿!嘿!思(啊伊都)思想起  思(啊伊都)思想起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岡大會 舊照片 回味

       時間 : 民國751月寒假育樂營隊



       地點 : 岡山國中


2017岡大會 中秋月圓 烤肉聯誼


時間:2017107 晚上

地點:高雄市義消五大隊救助中隊

    








    

客家藍染與拔蘿蔔


                                                                                                                                                                                                                                                                   鍾旭華
      冬天裡的太陽就像是暖爐一樣,溫暖著每個人。企盼好久的「客家藍染、拔蘿蔔」
   活動開始囉!
        清晨打開窗戶,望著有點藍又不怎麼藍的天空,冷風徐徐,有道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冬遊美濃,樂安情更濃。
       美濃是一個傳統的客家庄,二百多年前,許多客家族群遠渡重洋,自大陸移民到這塊福爾摩沙之地......台灣。為謀求生活,她們開始大量種植植物,有山藍、木藍和松藍,其中山藍是最常使用,俗稱「大青」或「大菁」,是一種爵床科的草本植物,開淡紫色的小花。

       藍染與台灣花布一直都是客家人給人的印象,或許說客家藍衫,大家的印象會比較深刻。時境變遷,現在「客家花布」竄升為代表客家衣飾的主角,近年來時尚界吹起復古風潮,傳統的「客家花布」變得很紅。但客家藍衫仍有死忠的客群,惟製作手藝已被大量生產的機器所取代。現在美濃只剩「錦興行藍衫店」保存最傳統,最復古的製作方法。「錦興行藍衫店」自1932年創業至今已逾80年,鍾鳳嬌女士傳承創始人謝景來先生的縫製手藝,繼續發揚光大藍衫特色。
         風和日麗的天氣適合出遊,客家青年藝文協會的會員與眷屬,分別從市區各地開車至美濃「藍染體驗館」。真實體驗客家藍染的簡潔與樸實,了解客家人勤奮節儉的傳統美德。此次,美濃客家藍染體驗與拔蘿蔔緣由,起源於七月初「客家青年藝文協會」與「美濃扶輪社」,在美濃國小共同協辦國小學生的「客語文學營」。課程結束後,楊財興社長邀請大家至其經營的藍染體驗館參觀,各式成品美不勝收,更敬佩楊社長將客家傳統技藝「客家藍染」,以實際行動保存與傳承。同時,十一月也是美濃「蘿蔔季」的活動季節,遂促成了這趟藝文與田園之旅。中午時分,楊社長亦親自引領大家至「珍佳味」客家傳統美食餐廳享用客家佳餚,夥伴們誇獎津津有味啊!

       拔呀!拔呀! 拔蘿蔔! 大人小孩拔得不亦樂乎,這是每年冬末美濃蘿蔔季時普遍的情景。生活在都會區的朋友們,現在難得有機會下田,在聯絡好蘿蔔的主人後,大家已迫不及待地拔下去囉,歡笑聲一陣又一陣,一下子就滿載而歸。



      「青山綠水好風光,山前山後百花香」,這是客家傳統歌曲的一段歌詞,照印客家人也非常注重生活休閒,現代詩人鄭友諒先生說:「啟窗日日見青山、青山歲歲不改顏,我問青山何時老?青山問我幾時閒?」,把握時光出遊,除了調劑身心外,也是聯繫彼此情感凝聚向心最好的機會。現在,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世界各地災難頻傳,屆時不知青山是否依舊?感恩上蒼留下秀麗的寶島,你我如沐春風,幸福滿人間。



樂群村

    樂群村       為日治時期岡山地區位階最高的官舍區,屬於將領以及佐級(校級)等高級軍官的宿舍,全村的整體規劃、個別官舍的庭院造景、建築格局、建材(台灣紅檜)使用皆相當講究。國民政府後 , 接收使用的國軍眷戶也屬於高階軍官或將領,多數房舍空間及主要結構均未更動,保留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