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We are Happy to organize the Taiwanese course in Houston, TX, USA.

 

Let's learn how to read and write in Romanized Taiwanese!

We are Happy to organize the Taiwanese course in Houston, TX, USA.




     蔣發太孫玉枝台語文教育基金會美國休士頓台灣語文學校共同主辦的台語文白話字研習班2024824日在休士頓台灣語文學校舉辦。當地台灣鄉親踴躍報名、擠爆教室,顯示對台灣語言及文化的熱烈認同與支持。

                                           

   此次研習講師包含成大台文系教授蔣為文、台灣羅馬字協會理事陳金花、監事蔣日盈等三人從台灣專程前往美國休士頓授課。課程包含台語文字、文學歷史及台語白話字的入門基礎。白話字為台灣傳統的羅馬字,已於2020年被台灣文化部列入第二屆台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台灣於1885年出版的第一份台語報紙就是以白話字書寫。該課程目的主要讓會講台語但尚不懂如何書寫的台美人學會台語白話字的書寫。報名者多數為從台灣移民美國的第一代,但也有部分為在美國當地長大的台美人。

 

  蔣發太孫玉枝台語文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蔣為文教授表示,這次的台語文研習課程非常成功,未來基金會仍會持續與休士頓台灣語文學校合作辦理台語文研習班,以期讓台語文在美國的台美人社區能傳承下去。此外,「蔣發太孫玉枝台語文教育基金會」也將辦理更多促進台灣及美國雙邊文化交流的活動。

 

 

 

研習日期: 2024/8/24拜六9:00~16:00

地點:休士頓台灣人活動中心

主辦:休士頓台灣語文學校丶蔣發太孫玉枝台語文教育基金會。

 

講師簡介:

蔣為文/國立成功大學台文系教授兼台灣語文測驗中心主任、發枝台語基金會執行長。

蔣日盈/台灣羅馬字協會監事。

陳金花/台灣羅馬字協會理事、成大台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發枝台語基金會網址https://hoatki.de-han.org/

 

 

 

 

 

 

 

《台灣文學ê金璇石-》,凸顯白話字文學在台灣文學史的先鋒性

 

                               

    成大台灣語文測驗中心1131020日辦理二本台語文新書發表會,分別為《台灣文學ê金璇石- -1920年進前台語白話字文學經典文選》(成大蔣為文、陳慕真主編)及《土地kap聲音ê對話:人生ê第一篇台語文》(成大陳金花主編)。現場並有大一新生高中生國中生及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以流利台語示範朗讀台語文作品,獲得滿堂喝采。

 

                                   

        現場來賓包含台灣文學館前館長鄭邦鎮、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發枝台語基金會董事蔣榮福、台灣羅馬字協會創會理事長張復聚、中教大台語系副教授丁鳳珍、成大文學院副院長陳家煌、台江台語文學主編陳建成、台南市台灣語文學會創辦人巫義淵、波士頓台語進步社社長林俊育等。

 

    台語「金璇石」意即華語的「金鑽石」。成大台文系教授蔣為文表示,新書取名為「金璇石」之用意是要讓讀者了解台語白話字文學作品在台灣文學史上就如同金鑽石般之珍貴。台語白話字不只是19世紀末台灣文學白話文運動的始祖,還影響了19世紀末中國的文字改革及後來的五四白話文運動。譬如,成大教授林茂生於1908年就用白話字發表他在日本留學的見聞記〈日本消息〉,比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早九年,比魯迅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早十年。

 

     為了讓更多台灣人認識台語白話字文學的意義及重要性,該書特別從《台灣府城教會報》(1885年創刊,發行至1969)精選1920年代以前的白話字文學作品,分類為詩、散文、小說。其中,散文類再依照書寫題材分為:現代教育、報導文學、文化論述、醫療衛生、自然書寫、性別書寫、動保意識、現代科技、國際見聞共9類,總共60篇經典作品,以原汁原味的原文重現。該書還附真人發音的聲音檔,透過掃描QRcode就能變成有聲書,讓尚不熟悉白話字的讀者也可邊讀邊學習白話字。

 

    主編陳幕真教授表示發刊這本書有三個目的: 第一 副標1920年前台語白話語文學自就是要跳脫單一的漢字史觀在台灣民間早已存在以台語白話字做文學的歷史第二 凸顯白話字文學在台灣文學史的先鋒性白話字打破漢字/文言文掌握在少數讀書人統治階層的位階達到書寫的民主化第三白話語文學的文類各項皆有題材多元豐富內容五顏六色深具現代性與知識性特色這些作品如同一顆顆的鑽石,在一百多年前的台灣文學史長夜上,暗自閃爍。如今,將要透過讀者的閱讀,再次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土地kap聲音ê對話:人生ê第一篇台語文》由成大兼任助理教授陳金花主編,收入許多知名台文作家剛入門台文寫作的第一篇作品,譬如洪憶心、邱碧華、陳俐雯、劉素珍、吳家銘、鄭智程等。這本書也收錄成大台文系第一位視障畢業生陳楚芸創作的台語詩「故鄉」。退休後才開始學習台語文讀寫的顏美雀女士也現場分享她創作的幾首台語詩。

 

 

顏美雀的台語詩 : (用漢字表現另有羅馬拼音)

 

情牽一世紀     Chêng khan chi̍t sè-kí,

緣滿總有時     Iân móa chóng ū sî,

叮嚀猶在耳     Teng-lêng iáu chāi hīⁿ,

思親夢中圓     Su chhin bāng tiong îⁿ.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日籍學生「井上倫枝」榮獲詹文聲教授外籍台語文獎學金

 




 

   國立成功大學今日(104)假台文講堂頒發第三屆台語文獎學金,台文系日籍學生「井上倫枝」榮獲詹文聲教授外籍生台語文獎學金,另有21位台灣學生獲得不同的台語獎項。

 

日籍學生「井上倫枝」榮獲詹文聲教授外籍台語文獎學金
   成大台語文獎學金由國立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蔣發太孫玉枝台語文教育基金會及台灣羅馬字協會共同合作設立以鼓勵成大師生從事台語文研究與教學至今年度(2024)進入第三屆。今年度(2024)頒獎典禮在台文系台文講堂辦理,出席來賓包含林茂生教授的孫子林承志作家王育霖的兒子王克紹醫師發枝台語基金會董事長蔣榮欽醫師基金會張哲男董事、蔡文章董事台南市教育局前局長鄭邦鎮知名律師陳頂新成大文學院陳家煌副院長、台文系呂興昌教授、巫義淵副教授、陳慕真助理教授、陳金花助理教授,台灣羅馬字協會蔣日盈監事等。

 

   台灣語文測驗中心主任蔣為文教授表示,由於有獎學金的鼓勵,成大學生從事台語研究及加入台語師培行列的意願跟成效越來越好。成大台文系台語師培畢業生(含學士後學分班)今年度(2024)計有13名學員通過各縣市教師甄選考取專職台語中學老師,連續二年為全國台語師培大學之第一名! 此外,今年度也有8位台語師培學生通過教師檢定。第一屆台語文獎學金的王育德研究獎得主蘇子淳同學已經順利完成碩士學位且通過教師甄試成為專任的中學台語老師。第一屆蔣發太台語師培獎菁英獎得主林鈺翔及曾力文也順利完成台語師培且通過教師甄試成為中學台語老師。第二屆王育德研究獎得主張智峯、林玟錚也順利完成台語論文取得碩士學位。


 

   蔣為文教授進一步表示,第四屆成大台語文獎學金將增加客語文獎項以鼓勵學生學習客語文。負責教授客語的陳慕真老師表示,成大台文系目前每年均開設客語課程,且每年均有近百位學生選課。選課學生九成以上均為以台語為母語的學生。這顯示台語族群均樂於學習其他族群的語言成大將提供更多元且釘根台灣文化的課程供學生學習以促進台灣語言及文化的永續發展。

 

更多獎學金資訊,請參閱發枝台語基金會 https://hoatki.de-han.org/

 

2024 第三屆成大台語文獎學金名單如下:

 

一、林茂生教授台語教學優良獎(1名)

 

林裕凱

 

二、蔣發太先生台語文傳承獎(7名)

 

王子豪、羅子傑、王維震、陳宥瑋、張廖家歆、莊喻涵、李沂妏

 

三、蔣發太先生台語師培菁英獎(6名)

 

黃友弟、蕭宴煊、陳語涵、姚卓鈞、林芷妤、林俊義

 

四、王育霖詩人檢察官獎(7名)

 

張琮勛、林俊義、黃友弟、陳語涵、林芷妤、王琪、全林楷倫

 

五、詹文聲教授外籍生台語文獎學金(1名)

 

井上倫枝(日本籍)

 

六、孫玉枝台語認證傳承賞(3)

 

張琮勛、林琬庭、林佳琪

 

「我不吸毒;不吸毒,屹立不搖 」 活出愛,峰中國樂校友團公益慈善反毒音樂會

 




  耳戴環、踩寬褲, Hip - hop林志曄饒舌歌手踏著輕鬆舞步,搖唱自編的歌曲「瀰漫」,象徵年輕一代的活力與青春,他雙手一揮高呼著「我不吸毒;不吸毒,屹立不搖 」。

 

    817日下午,由前峰國中國樂團校友會主辦「活出愛」公益慈善反毒音樂會,活動自下午四點開鑼,並邀請各慈善團體 :北高雄家扶中心、匠愛家園、高雄市小太陽協會、岡大會兒少團隊、華山基金會岡山天使站、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等團體到點設站,除宣傳各團體的社會功能,也義賣物資捐助各個慈善團體。當然,高雄市毒防局也設站宣導「無毒有我,相信自己」,更用彈珠遊戲讓每位參加者成為反毒小尖兵。

 

                                

             園遊會活動由樂安醫院五龍發樂團表演開場,這群精障病友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展開雙臂敲擊鼓、鑼,鈴,演出一曲曲令人動容的樂章;接著上場的是高雄市小太陽協會的舞蹈,一群「慢飛天使」在撼動音樂的的氛圍下搖擺身子,搭配手足律動,舞姿著實可愛……

 

   音樂會,在主持人謝武強與校友晏于雅陸續開嗓揭序,毒防局林瑩蓉局長致詞時,強調新興毒品,經常偽裝成時尚、流行聖品,要年輕人提高警覺、勿落入陷阱,她感謝今晚的所有人,參與反毒新運動,結合公益、慈善、音樂及反毒,活出愛的社會。接續有林岱華立委、黃秋媖議員、陳振坤區長、莊証州里長、吳太郎市政顧問、前峰國中楊雅心校長、扶輪社、獅子會等諸多士紳淑女及社福團體蒞場參與及給予讚聲。主辦單位在音樂會前,也頒感謝狀給眾多協辦及贊助這次活動的友善團體(名冊在後)

 

   反毒音樂會由高雄市客家青年藝文協會搶頭香,以客色青青歌謠演唱為活動暖場。接續有尚仁教育發展協會二胡表演、壽天國小彈撥社、前峰國小二胡社及前峰國中國樂團校友會精彩的演出。值得一提,這次以反毒議題創作曲目「瀰漫」,是前峰國中國樂團校友林志曄,以Hip – hop饒舌表演方式,吸引在場所有人的眼光注意,並勇敢地以音樂說出:「我不吸毒;不吸毒,屹立不搖。」

 

   主辦這次公益慈善反毒音樂會的前峰國中國樂團校友會理事長盧美智表示,這次表演的團隊不只有峰中國樂校友,也特邀長期在岡山紮根的樂團,在主辦單位共同的號召下,大家有志一同、協心協力用愛的音符打造「無毒家園」活出愛的禮讚。

 

 

感謝以下團體,協辦、贊助「活出愛」,公益慈善反毒音樂會

1 豪家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 台灣福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3 億欣捲門企業有限公司

4 高雄市岡山大專青年協會

5 高雄市客家青年藝文協會

6 樂安醫院

7 前峰國中家長會 顏伯年會長

8 柯達現釣鮮魚

9 宏勻企業有限公司

10 旭順水產行

11 永晟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12 宋易庭先生

13 岡大獅子會

14 路竹獅子會

15 崗鳳獅子會

16 鳳儀獅子會

17 大崗山獅子會

18 群英獅子會

19 阿公店扶輪社

20 岡山扶輪社

21 快樂屋圖書文具廣場

22 成嶸汽車材料有限公司

23 王玉蘭小姐

24 尹莉雯小姐

25 錢仲陽先生

26 林坤山先生

主辦單位 : 前峰國中國樂團校友會

活動地點 : 岡山區 牧人館

活動時間 : 園遊會 16:00 開始

          音樂會 18:00開始

黃山高把全部感情寫進去 山高水長新書發表會

 


    作家黃山高彙集於臺灣時報藝文版專欄發表的文章集結成第12本書《山高水長》並舉行新書發表會岡山大專青年協會創會長蔣榮欽院長、總顧問蔡文章教授、蔣榮福院長、張哲男校長、成大前系主任蔣為文教授、理事謝武強、總幹事張旗峰,高雄市客家青年藝文協會理事長曾淑琪、常監傅喜招、前理事長鍾旭華、總幹事邱麗君、理事鍾華緯及會員近百人與會,場面盛大。

 

      曾淑琪理事長代表高市客青協會致詞並獻花祝賀蔡文章教授引言介紹他的高縣作家作品集《大象山風雲》,因當時他是評審,而《山高水長》的山高題材像山那麼高,水長是感情像流水一樣綿長,是位很奇特的人物,這二年就出了四本書,題材源源不斷像他這樣的人不多,做過很多事情,走船十年後擺路邊攤、開麵館、開餐廳、養九孔、柏青哥店,也是餐廳的大廚師,做這麼多工作,這些就是他寫作題材,近40年記者生涯,記者寫東西是無我之境完整報導事實,作家是有我之境寫出自己感情感受這本書不大一樣,把全部感情寫進去,層面很廣,有些小說題材他是客家人,報導過三年台語新聞,這本書有客語、台語和華語文學,曾受聘在大學、高中和很多學校演講,很多文學刊物邀稿,本來他用《山高水長》是要結束寫作,我跟他說得到91個獎項應把它寫出來,最近他在台灣時報刊登的都是過去得獎作品。

 

    蔣榮欽院長說,黃老師推動母語發展,我們第一次辦文學獎時他很認真查看說好幾篇抄襲,那時也沒軟體可以檢測文章是否抄襲,憑他記憶並去查詢確定,讓大家知道比賽不能抄襲必須原創,在美濃辦客語文學營也當老師幫忙把這活動辦起來,在美濃地方很難得,甚至在整個大高雄黃老師讓我們引以為榮,他的第13本書也快完成了,讓我們有機會同享喜悅。

 

    黃山高說,1986年起當記者,智慧手機逐漸蠶食媒體生路,報社紛紛倒閉,現時大部分記者都是無給職,投稿藝文版副刊成為另類謀生方式,而於1990年開始寫作,在許多報章雜誌刊登各類文章並應邀專欄寫作,1995年起開始參加文學獎競賽,曾經一年獲十多個文學獎,至今獲91個藝文獎。

 

     2023年開始將客語文學合輯《不死鳥》六百餘本贈給美濃各國小學生,期能推廣客語文學。蔡文章教授和蔣榮欽院長入高雄長生佛堂名人榜,蔡教授是令人尊敬的文學耆宿,敦厚行誼為文學界典範;蔣院長長期行善積德,備受社會各界推崇與敬重,值得書寫表彰二人無量功德!

 

  「癡愛」寫出堂兄一生恩怨情仇,曾獲教育部臺灣本土語言文學獎小說組第三名;「網戀」是全國數千作家文人交流網站的故事,節錄那段網路文學故事分享給讀者;「悲情性移民」的外配怨,寫出種種外配辛酸苦楚!「船員悲歌」是學長、也是其本人不幸遭遇,那種生活歷練實令人痛心疾首!

 

  神話穿越276情緣、來電、遠親近鄰美麗的錯誤、回家、成功之路、吻指之交、亞當夏娃的誘惑、《點亮臺灣》和《六堆邀功紀略》新書發表會都是精彩的生活經歷!對於翠瑩姐與蔡教授的「牽手一生情緣」,自然心有戚戚焉!

 

 

圖說  媒體作家黃山高彙集本人於臺灣時報藝文版專欄發表的文章集結成第12本書《山高水長》舉行新書發表會。    

做為一個詩人,他唯一的武器就是語言

 




   

高雄詩人鄭炯明醫師1131013在岡大匯館舉辦「我的想念不是燦爛的火花」自選詩集發表會,這是他《歸途》、《悲劇的想像》、《番薯之歌》、《最後的戀歌》、《三重奏》、《凝視》、《死亡的思考》、《詩的誕生》等八本詩集選出的精華版,發表會由蔡文章教授引言開場。

 

   蔡文章教授首先介紹他是文學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全國筆會社長、笠詩社社長、文學台灣發行人,他是詩人,以寫詩為主。蔡文章教授表示:鄭炯明醫師的詩文字淺白平實的言語,用知性和諷刺的手法表現其人道精神,他注意社會變化和關懷生活中的環保、人權、社會公平正義以詩關懷土地寫出對人間的愛。」   

                           

 

   鄭炯明曾在《關於詩的思考》裡說:「詩的共鳴是語言的共鳴,也是意義的共鳴。愛與死,生命的哀愁和現實的抵抗,永遠是我創作的泉源。如何將庸俗的,一般的日常性,提升為詩的滋養,是詩人的一大考驗。詩人思想的深度,決定作品境界的高度。」

 

   他說,每一個人的創作理念會因年齡、閱讀與時代變化而有所調整,但我從20歲開始詩創作以來改變的並不多,我的堅持不知道是好或不好,反正到現在這年齡還能繼續創作就不錯了在這個迷惘的時代,能持續創作,清醒地活著,是幸運、也是堅持,懷著一股文學的宗教熱忱,讓我有勇氣繼續走下去,認真地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

 

  鄭炯明說,他人生的前半段是在戒嚴體制下成長的,解嚴後,我的作品除了凝視生命,抵抗現實,也不吝於諷刺和批判。當然,因年紀的關係,也開始書寫比較多思考死亡的詩作,做為一個詩人,他唯一的武器就是語言。


 

抵抗的詩學

從二十詩抄出發          沒有踏上歸途

卻一路高唱番薯之歌      以及最後的戀歌

 

所有悲劇的想像        化作一首沉重的三重奏

我不得不凝視自己      對鏡朗讀死亡的思考

我不是正義的使者      亦非唐吉軻德

我只是一個            手無寸鐵的詩人      

我手持語言的利刃      奮力在潔白的稿紙上

一字一字地刻下        難得的生命印記

 

在這荒謬的            價值不確定的年代

抵抗是必須的          而解不能妥協或停止

從抵抗現實到抵抗謊言  從抵抗極權到抵抗殺戮 

沒有誰能禁止          我的抵抗的詩學

因為抵抗              我的語言才能復活

才能呈現              生命的存在和意義

 

 

日期 : 1131013

地點 : 岡山區岡大匯館

 

樂群村

    樂群村       為日治時期岡山地區位階最高的官舍區,屬於將領以及佐級(校級)等高級軍官的宿舍,全村的整體規劃、個別官舍的庭院造景、建築格局、建材(台灣紅檜)使用皆相當講究。國民政府後 , 接收使用的國軍眷戶也屬於高階軍官或將領,多數房舍空間及主要結構均未更動,保留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