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汀州人劉國軒不是劉厝來臺祖先

 




                            
 劉天賦 整理

依各種史資及風俗判斷,劉厝里居民的祖先是來自中國福建漳州的移民,但,可能由於台灣近百餘年政權更替頻繁,而這些「民族主義」國家又建構台灣人各種彼此矛盾的史觀,使得劉厝先祖來源有多種不同說法。本文嘗試從當代台灣文史的角度,利用更新的史料及尋找更接近史實的劉厝文史。

在此請讀者先有一個觀念,目前留下的文史資料「並不一定正確」。古代華夏政府並無戶政、地政等公家機構,且95%的人民不識字,使用地球上最難書寫的漢字,清治到日治前期的台灣官方,也未有統一漢字書寫之人名地名,只有「漢字台語發音相同即可」的記載原則。

劉寶公庄

  清治時期的劉厝原名「劉寶公」[1]在行政上,屬大清國福建省臺灣府鳳山縣仁壽里劉寶公庄,仁壽里在1888年分為上下二里劉寶公庄屬仁壽上里。日治初期屬「阿公店辦務署」,1900年設「阿公店街役場」時,阿公店街包含了後紅、大寮、下庄子、程香、下竹圍、臺上、為隨、前峯、火公厝、街尾崙、劉寶公等庄;1904年時,劉寶公庄被併入街尾崙庄。[2]

  「劉寶公」這三個字定義的討論有很多,但眾說紛紜,筆者認為,參考與劉厝同樣來自海澄的《臺南市永康區大灣劉姓宗譜》一書,可以有較大幫助。

在臺灣南部是劉姓聚落又來自海澄的,只有臺南市永康大灣的劉姓,筆者曾到該地拜訪南灣里里長詹瑞美里長,蒙她贈予《臺南市永康區大灣劉姓宗譜》一書,其中記載,

「大灣劉姓氏族……來台第一代姓祖劉宜公於清朝康熙末年渡海而來,……劉氏第三代祖劉恩公劉蒲公劉鳳公等三兄弟……[3]

  依此記載,可推論劉寶公,是名為「劉寶」的來台祖輩,最後的「公」字是尊稱。


劉厝來臺祖是福建漳州海澄人

1962年出版的《劉氏大族譜》中,列名許多位岡山劉厝名人,皆寫明「祖籍福建海澄縣十三都內祠堂」。《劉氏大族譜》中的岡山劉厝人,包含曾任戰後岡山郡守,第一任官派岡山鎮長,及臺灣省議員的劉朝四,戰後第一任岡山區署區長的劉登玉,第七屆岡山鎮民代表會主席的劉身強,金德西藥房的創辦人劉金德。[4]而且,據劉厝里的耆老表示,他們祖先的墓碑上都刻著「海澄」。

福建漳州的設置與被封為「開漳聖王」的陳元光關係密切。此地區原本為畲族的活動空間,但公元七世紀時,北方華夏文化進入此區,雙方由於生存空間的爭奪導致衝突不斷。山東人陳政與鮮卑族妻子所生定居在此的陳元光,在670年代協助唐政府平定民變後,奏請政府在泉州與潮州之間設立漳州,漳州在688年創建,任命陳元光為漳州刺史兼任漳浦縣令。漳州在元代升格為「漳州路」,明代的行政單位名稱為「漳州府」,此一建置直到清國滅亡未變。

海澄於1566(明世宗嘉靖45)建縣,設置的目的是為方便管理當時最重要的對外港口,月港,取名海澄是希望能「海隅澄清」。海澄縣一開始是利用原本龍溪縣及漳浦縣的土地設立,有龍溪的「一二三都」「四五都」「六七都」「八都」「九都」、「二十八都五圖」,以及漳浦縣的「二十三都九圖」。1733(清雍正11),又把漳浦縣的「二十三都第一圖至第八圖」割屬海澄縣。[5]

  從海澄縣的形成過程,我們會發現,「海澄縣十三都」的記載,似乎是有問題的。筆者為了理解這問題,查閱《海澄縣志》、《漳浦縣志》、《漳州府志》,海澄縣的行政區域並無「十三都」,推測可能是「一二三都」或是「二十三都」的筆誤。

我們研讀古代資料必須了解,要正確的保留記載古代的祖籍資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許多人按祖籍記載回中國找故鄉,找不到的情形很多。由於古代政府沒有現代的公告系統,從元朝到明朝到清朝,每個朝代的行政單位變化雖然不多,但與現代國家相比,古代國家的統治「很淺」,古代農民只要繳完稅,「帝力於我何有哉」,知道自己庄頭的名稱即可,反正從生到死的生活圈不會超過方圓五公里,只要不戰爭,誰會去記自己的庄頭之上的省縣堡里的完整地址呢?而且,我們來自福建的祖先,識字的不多,用墨水記載的資料可能渡海時浸到海水而模糊,或只記音而有不同漢字,在傳抄的過程寫錯,都是造成記載錯誤的原因。

  如果再對比永康大灣劉厝的記載可理解,岡山劉厝的祖籍資料漏記了「里」的記載。大灣劉厝的祖籍是「福建漳州府海澄縣集興上半保第三都後山尾」[6],但岡山劉厝只記了「福建海澄縣十三都內祠堂」。

  參考相似的來自海澄的大灣劉厝宗譜,我們可以知道,岡山劉厝的祖先「最遲」在康熙末年(康熙最後一年是1722)以前,就來到臺灣。

街尾崙庄與劉寶公庄同樣來自漳州

  劉厝里來臺年代還有一個可供推估的參考,就是緊鄰劉厝的街尾崙庄。[7]在阿公店街與劉厝中間,在1944年前有「街尾崙庄」,二次大戰末期被徵收作軍用而遷至今日大遼里。街尾崙意謂「阿公店街尾的高地」,位於阿公店街與劉寶公庄之間,主要姓氏是藍姓。他們與臺灣大部份的藍姓宗族一樣,應是在1721年,因為發生朱一貴事件,被派來臺平亂的當時廣東南澳水師總兵,來自漳州漳浦縣的畲族人藍廷珍族人。在事件平定後,藍廷珍留在台灣,接替施世驃署理提督職務。1722年,擔任臺灣總兵官。雖然在1723年,藍廷珍就升任福建水師提督而離開臺灣,但有不少族人就在臺灣發展,例如里港的藍氏家族。

  藍廷珍來自漳州漳浦縣,是海澄縣的隔壁縣,在海澄的正南方。這兩個聚落都是來自漳州。

  依照順序,岡山平原的阿公店溪畔是農耕民眾的開發首選,在荷蘭時代出現後紅,鄭氏東寧出現前峰後協,在清領之後,阿公店街出現在兩者中間的阿公店溪畔,最晚在1710年代形成,街尾崙接著在1920年代後開發,那麼劉寶公應該在何時出現?劉寶公是在街尾崙之前還是之後出現?筆者認為這會是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劉國軒是講客家話的汀州府長汀縣人

在討論劉厝開基老祖的問題前,我們先了解臺灣史名人,鄭氏東寧王國的名將劉國軒的生平。他是福建汀州府長汀縣人,出生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7歲父親過世,11歲時發生饑荒,走百里負米供母。劉國軒初出社會就很有領導力,曾號召家鄉青年人結寨自保防流寇,15歲時領導庄頭青年奪還被強盜擄走之牛畜,並趨走盜匪。福建於1646年成為清國領土,16歲的劉國軒加入清軍行伍,後來做到清朝漳州的把總。

1654年底,劉國軒改投鄭成功,接應明鄭軍收復漳州,事後鄭成功任命劉國軒管護衛後鎮。後來劉國軒參與1659年圍攻南京、1661年進攻台灣等戰役。1683年鄭克塽向清國投降後,清廷封其為伯爵,劉國軒一家遷往京師。劉國軒於1693年逝世,清廷同年追贈太子少保。[8]

福建的汀州,依當代中國的語言調查,屬於客家方言的閩西客家話。

「劉國ian」的漢字可寫作「劉國淵」或「劉國軒」

在劉厝寶公宮的碑文,〈劉厝寶公宮沿革〉記載,

「根據鄉里耆宿口述,謂居住「劉厝里」之「劉姓」祖先,原祖籍係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十三都,開基老祖為劉國軒……

從前段對歷史名人劉國軒的記載可知,鄭氏東寧王朝的劉國軒將軍,是福建省說客家語的汀州人,不是漳州人。是故,劉厝「開基老祖為劉國軒」的記載一定是指,劉厝開基老祖是來自海澄的劉國軒,而不是汀州府長汀縣人劉國軒。況且,劉國軒在1683年鄭克塽降清之後,整個家族就被帶回北京就近監管,以防再度叛變,整個家族完全無人留在台灣了。

綜上所述,「開基老祖為劉國軒」的記載,只有二種可能,一是劉厝的開基者、來台祖,與劉國軒「同名同姓同漢字」。另一個可能是「姓名同音,但最後一字不同」,是「劉國淵」。漢字的「軒」與「淵」,兩者的臺語發音都是ian」。〈劉厝寶公宮沿革〉大理石碑記上可看見,原本刻「劉國淵」,但後來塗黑改刻上金漆為「劉國軒」。岡山劉厝耆老記得最早來臺祖的名字發音是「劉國ian」,但漢字如何寫,有不同的認知。

一個類似的「同音異漢字」的例子是,把「劉寶公」寫成台語同音的「劉寶光」,「公」與「光」的台語發音,同樣皆為「kong」。在《臺灣南部地區抗日份子名冊第二冊》中,記載阿公店辦務署管內,有一位約39歲的「劉決」,出生地是在「仁壽上里劉寶光庄」,1898年間成為盧石頭部下,[9]在該年底的「南部大討伐」之後,於1899年向政府投降,一月16日核准。[10]

劉國瑞四子劉登科至阿公店定居

綜上,筆者推論,劉厝的來臺祖是劉國瑞(字君玉),他可能是劉國軒擔任漳州城把總時的部下,後來結拜,同為「國」字輩。後來與劉國軒一起到臺灣;但也不排除他是1683年後,像大灣劉厝一樣,在實施「請墾制度」時期,來臺開墾的新臺灣人。[11]

他在臺南赤崁樓附近開墾定居,後來四子劉登科到「公館」(又名店仔口,今劉厝路34號周邊),負責管理百甲土地,兼收地租,田賦,然後決定落腳仁壽里,開墾今日劉厝的土地。

在清治時期做為一位有能力管理收租的人,劉登科必定是位識字且有管理財政能力的總管,而且,他管理應該是台南某位地主的土地,而非公家土地。

劉厝掃墓在「三日節」

劉厝部份居民現在還保有在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掃墓的習俗,即台語稱呼為「三日節」或「三月節」的習俗。岡山居民的祖籍以泉州居多,劉厝來自漳州是比較特別的族群。由於古代政府管理能力有限,在資源有限的農業社會時代,各族群及聚落間關係緊張,故在族群的層次,清國時期曾有「漳泉械鬥」的歷史。而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接觸而擦槍走火,在掃墓的時間上,泉州臺灣人在陽曆45日掃墓,而漳州臺灣人則在農曆三月三日。但在現代化及工業化後,已經不再涇渭分明了。



[1] 《鳳山縣采訪冊》誤記為「劉稿公」。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鳳山縣采訪冊》(臺北市:文建會,遠流,2007), 頁56

[2] 新興岡山の延び行く大勢〉,《臺南新報》,1936101日,第6版。當時同時把為隨併入臺上庄,程香併入後紅庄,下庄子併入大寮。

[3] 陳奮雄,《臺南市永康區大灣劉姓宗譜(再版)(臺南市永康區:台南市永康區大灣劉姓宗親會,2018),頁71

[4] 劉阿亨、江萬哲主編,《劉氏大族譜》(台中市:新遠東出版社,1962),頁D18D65D78D79

[5] 謝國興,〈九龍江生計圈:16-17世紀臺灣早期移民的主要原鄉〉《臺灣史研究》第30卷第4(202312),頁8

[6] 陳奮雄,《臺南市永康區大灣劉姓宗譜(再版)》,頁47

[7] 郭秋美,〈岡山鎮〉《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第二冊)(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8)35

[8] 參考網路維基百科資料,及劉國光、謝昌霖等纂修,《長汀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頁346

[9] 洪敏麟、許錫章編譯,《臺灣南部地區抗日份子名冊第二冊》(臺中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頁35

[10] 記錄印刷的是仁壽上里劉寶光庄劉次,但應該是「決」字的筆誤,或,其實劉才對。洪敏麟、吳柏村編譯《臺灣南部武力抗日人士誘降案第一冊》(臺中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頁49

[11] 請墾制度請參考李文良,〈清初臺灣的請墾制度與熟番地權(1684-1724)〉《新史學》32卷第1(20213),頁1-51

2 則留言:

  1. 筆者補充
    文章刊出後收到一些意見,發現文章有未寫清楚之處,筆者在此補充修正。

    依〈劉厝寶公宮沿革〉的文句來看,岡山劉厝的【開基老祖】是漳州海澄人【劉國ian】,與他的兄弟【劉國瑞】一起來台,在台南墾居。劉國瑞的四子【劉登科】到阿公店負責收租工作,然後定居,發展出【劉寶公庄】,也就是現在的岡山劉厝。
    1) 從〈劉厝寶公宮沿革〉全文來看,其中記載的「開基老祖為劉國軒」等文字,在全文中是語意模糊的。若仔細閱讀全文可發現,文章在寫完「開基老祖為劉國軒」之後,就很突兀的跳到

    回覆刪除
  2. 筆者補充
    文章刊出後收到一些意見,發現文章有未寫清楚之處,筆者在此補充修正。

    依〈劉厝寶公宮沿革〉的文句來看,岡山劉厝的【開基老祖】是漳州海澄人【劉國ian】,與他的兄弟【劉國瑞】一起來台,在台南墾居。劉國瑞的四子【劉登科】到阿公店負責收租工作,然後定居,發展出【劉寶公庄】,也就是現在的岡山劉厝。

    回覆刪除

「橫看成嶺,側成峰」 , 用空拍記錄雞冠山地貌

  「橫看成嶺,側成峰」,四位登山豪傑 ( 郭元卿、劉峻傑、洪啟祥、林于喬 ) 協力攀上雞冠山頂 , 用空拍記錄山景地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