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大專散文第二名 回溯:愛河憶景與歸人版圖





回溯:愛河憶景與歸人版圖




政治大學 袁家蓁




0/回歸




    客運緩緩駛進愛河流域,遊子的心不住顫動。全身血液沸騰,血管幾乎脹裂的痛楚,那是什麼?思鄉情懷。被思念掏空周身,骨架支離破碎,那是什麼?遊人思歸。四個多月不見,思念夾雜許多複雜的情緒,既期盼又疑懼,一方面期盼愛河如母親包容我,寬宥我因課業繁忙而久久不歸;另一方面又疑懼,愛河會變嗎,會變得讓我再也認不出她嗎?幸而,所有不安在望上愛河的第一眼,即告消逝。愛河沒變,和我四個月前離開時一樣,坐擁廣大腹地,疼愛高雄一如慈母將嬰兒抱在懷中,溫柔蘊藉。看到這幅景象,頓時心靈回歸一片清澈澄明。眼底波瀾不驚,近鄉情怯已被孺慕之情滿溢。愛河,我回來了!回歸妳的懷抱!今天,我不是過客,是歸人。




 




    說起愛河情緣,就要回溯到我的高校時期。我所就讀的高雄女中位於高雄市前金區,座落於愛河上游,學校大門正對著川流不息的五福三路。第一次踏入校門時,正值青春躍動的十五歲,愛河敞開溫暖的懷抱迎接我。最後一次離開時接近十八歲,處於一隻腳還踏在少年而另一隻腳卻迫不及待邁向成年的尷尬期,這時愛河打開寬大的胸廓讓我躺入,安撫我躁抑的情緒。




 




    在愛河畔求學的這三年,每天作息依循河水起落。晨起達校直至放學復歸,由晨考狼吞虎嚥下的早點開啟新的一天,再以疲軟乏困的晚餐接續放學後的留校自習。確切明白自身與愛河密不可分的關係。愛河之於我,如同都江堰之於天府之國的居民。她無私地以流水浸潤我乾枯的青春,沖刷我狂傲的盛氣,洗淨我厭世的偏執。




 




    我是種子,在高雄被採擷種植,也在高雄生根。我渴望知識,如同乾燥的種子渴望被浸潤。每一天我翻開書頁,求知若渴地吸收新知。就算離開愛河北上,駐居景美溪求學,我仍反覆在心中掂秤,確知愛河在我心中的分量是其他河川以再多時間淘潤都無法比擬的。以至於在政大的第一個學期,每當課後趨步至山上宿舍,溯行景美溪而上,我總會一再顧盼,將視線拋擲至景美溪的水流裡,彷彿這個動作能將時空切換到高校時期,上課中我不自覺將視線拋擲向愛河,感受著愛河的樸質與寧靜及無所不在的「愛」和「幸福」的美好時光。




 




1/晨間憶景




    早晨的高雄微涼,鼻息間隱隱瀰漫著糖霜似的白霧。每天的這時,晨曦拽著睏意緩慢踱來,慵懶地賴在天空的一小角,不肯盡職放光。波光在晨間曦微中瀲灩的樣子,輕逸飄渺,如此細密微弱的閃爍,與其說是自水面反射而出的,反倒比較像是漂浮在河面上的一樣。除此之外,若有似無的霧氣氤氳在近水面處,霧失樓臺,對岸那一幢幢摩天高樓再也不復見。




 




    如此閒逸的景致只有「早起的鳥兒」才能親眼目睹。此時的街道理所當然冷清,買早餐的學生稀稀落落,看不清輪廓的臉龐滿載疲乏,想必是昨晚徹夜不眠地與課業纏鬥。我坐在淺艇堡速食店的二樓,為第一節要考的物理作最後彙整。為求情緒穩定,我偶爾望向愛河,但不經意地,眼角餘光瞟到河岸旁的救生圈。不曉得是否有被派上用場的一天。但唯一肯定的是,早在我到來以前,它們就在這裡。若要收集考證愛河的歷史,它們定是最佳的受訪者。年復一年,它們見證河水榮枯,河畔興沒,含情脈脈地目送每一屆畢業生,也迎接每一屆新生。就算是涅黑冰冷的河水、疲累虛軟的學生,在它們的溫柔凝睇之下,都被打上一層帶著無限包容和溫馨的蠟了吧。




 




    甫歸愛河流域,我又造訪這間淺艇堡速食店。坐在過去習佔的座位,期盼得以再度端詳那些順流的夢想。近水湄處,又見那些橘白相交的救生圈,它們被雙雙捆綁,表皮經雨打日曬,業已褪色龜裂。我想,不管是否被使用過,它們都已負了承載學子的憂憤的重責大任。所有考試不如預期的挫折、人際上的苦惱,都經由救生圈中央的圓洞傳輸到滾滾河水中,被洗滌淘盡。不知不覺,當我們成熟,就是它們開始老去的時候。




 




 




2/向晚憶景




    傍晚正逢放學,多數人不直接回家,而是習慣留校自習,此時解決晚餐就是首要課題。幸運的是,女中外就有許多廉價味美的古早味店家,並排開在校門右側,正對著川流不息的五福三路。不待走進店內,鋪天蓋地的香味就有如巨浪般襲來,瞬間淹沒所有嗅覺神經,不容拒絕地霸占理智,令眾女學生忘卻稍早才哀嘆腰間贅肉,嚷嚷著要節食減肥。我們一行人通常都是外帶,右手拎著便當紙盒,左手捏著提神醒腦的小杯紅茶,縮身鑽過清一色白衣黑裙紅色年級槓的排隊人龍。




 




    外帶便當來到河畔對面的便利商店,內用的座位面對愛河,大片落地窗前,河岸風光一覽無遺。傍晚,暮色四合,煙雲相連。感覺自己周身沉浸在奇異的氛圍裡。向窗外望去,塵埃充斥街道,在向晚的霞光的照射下,晶亮閃爍地墜落。不久後,夕陽通紅著臉躲回地平線,夜色尾隨而至,遠處的燈火逐漸亮起來。用餐過程中,我們目睹天色轉變,白天被黑夜驅趕的過程在被學業痛毆得暈頭轉向的我們看來,根本只是過眼雲煙。在愛河畔,每天吃飯時這樣看著,過了三年以為可以參透出甚麼道理來,卻沒有。大考將近,一行人照例佔據這絕佳的觀景位置,吃罷收拾,頓覺人生短促,窮極一生汲汲營營直到最後,落了塵什麼也帶不走,不覺吟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縱使高中課業繁重,但生根於愛河畔的記憶如此豐潤,回想起還是令人打從心底愉悅。從台北回來,坐回這個觀景良位,吃便當、伏案寫稿。向晚之時,天色仍舊清明,只要伸長脖子,就連對岸的電影圖書館也看得一清二楚。以往的身分非校友所能比擬,沒穿制服所以便當貴了五圓,但這不打緊,因為有更多值得欣喜的事。雲層自在捲舒,即使抓不回高中的尾巴,即使文字能表達的著實有限,我仍然微笑著。




 




3/晚間憶景




夜晚愛河畔,芭蕉安分地在固定範圍內輕擺扇葉,好像周身被封了一個圓柱體的結界,不敢踰越。只有膝蓋高度的圓筒狀大燈,在地面上恣意圈圍著自己光的領域。頭頂的樹木綠蔭四合,隨著夜風隨興擺動,摩擦的簌簌聲頗有一股別致的味道。岸邊裝飾用的彩色LED小燈泡如地面星晨,自腳邊鋪展到舉目所不能及處。遠處搭有一座橋,橋墩被清一色的幽藍燈管包覆,整齊劃一排列在微呈拱狀的浪漫橋型上,造成視覺上錯落的藝術感。




 




對岸商業大樓凜然的金屬氣息鎮住這一帶,為華美爛漫的愛河憑添英氣。拔高的大樓與沿岸各色建築,皆倒映在墨黑的河水上。大樓的倒影巍巍顫顫,隨著水波起伏不住抖動,倚靠在旁的建築的倒影極具風格,每棟屋子在河水裡都成了細長的山丘狀,底部最寬,腰部呈筒狀,直至頂端才是尖的,在波瀾起伏中閃耀層次分明的熒光。對面一棟屋子,以被深綠色塑膠皮包裹的電線纏繞房屋主體,如藤蔓,藤蔓上的紫色小燈如此看來,像極了牽牛花綻放。尤其當燈泡映在水中,使其輪廓又更放大、朦朧了些,隨波模糊的光影,更像怒放的牽牛花瓣,柔軟地披扯疏散著。




 




我舉起相機,試圖捕捉愛河夜晚的盛景,為我的歸人版圖中多佔一撇霓彩。愛之船是一葉扁舟,舒坦地在涅黑的河面漂游著。鑲滿霓彩燈泡的白色船身裝飾得極其華麗精妙,彷彿艷蓋群芳就是它們的天職。從遠處看去,閃爍著熒光的白色船身極輕、極薄,不免要擔心它脆弱的骨幹,所幸此處並沒有大風大浪,讓它們能夠在這裡安然自在地漂游。




 




    被船身尖端處所劃破的河水,劈半向左右兩邊流開。被疾速分開的兩道玄黑上頭,有珍珠般的細碎泡沫細密地生滅著。當我在這個冬意凜冽的晚間獨自在這裡站立二十分鐘,相機等級不夠加上船的移動以至於無法捕捉清晰的畫面,放棄之餘,慶幸除了相機以外,我還有敏銳的感官得以留意到如此細密至微處,並加以記錄。




 




 




4/節慶憶景




    除了平日夜間的波粼與霓光,女中學生留校晚讀的樂趣在特殊節慶時愈發彰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萬眾矚目的高雄燈會藝術節在此展演。河畔周遭,欄杆鐵架上頭綻放數以萬計經過巧心設計的燈籠。有清一色的紅紙糊成的燈,大小不一的鋼圈由外而內漸次放大,罩成圓型的燈籠,模樣相當討喜,它們整齊安分地和夥伴停歇在同一條架上,從遠處步行而至,一整串的紅燈籠喜氣洋洋地在頭頂展開到無限遠處,讓人徹底從心底讚嘆「數大便是美」。也有呼應當年度的生肖燈籠,高三那年是兔年,兔子的靈巧可愛、頑皮慧黠在紙花燈上毫不保留地活躍著。除此之外,更有生肖主題花燈,不論當年是何種動物,總是燈會最令人注目的焦點。




 




    但高雄燈會藝術節的精采當然不僅於此,事實上,光榮碼頭所施放的煙火才是主軸。高三那年的元宵節,正巧碰上大高雄都合併,市政府為慶祝這喜事,除以光彩奪目的特色燈區、聲光水舞等吸引目光,更有獨創的環港煙火節目呈現。




 




    開幕環港煙火秀在萬眾矚目下,閃亮登場。以白色煙火環繞群眾的同時,水舞秀也競相搏取注目,水柱以散射狀濺出,依順時鐘方向發射成圓柱狀的水牆。幽藍色的燈光照在水舞上,輝映著高空的煙花,為愛河憑添一股神祕感,彷彿戴著面紗的舞孃穿著服貼的舞衣,曲線畢露,妖嬈蛇舞。高空的煙火輕緩開展,火樹銀花伴以稀零煙花垂墜到夜空中,瞬即被夜風吹散。如此飄逸動人,就像柳枝無依,被風牽引著去處。壓軸綻放,由低而高分為四個層次:水舞秀、柱狀煙火、花式煙火,以及高空大面積垂墜銀花。碧黑的河水反射空中的璀璨,周邊摩天高樓的玻璃也映射了黑夜中的華美帷幕,與煙花本身相互呼應,三者交織成一匹華麗的錦布,展現愛河壯闊華麗的風貌。




 




    我曾認為,這場煙火秀是愛河為慰勞高三的辛勤而贈予我的。但最後我恍悟,原來這場煙火秀,是愛河要為我高中的三年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也為我的大學點燃一個璀璨的起點。




 




    愛河是母親,細膩足以看透我不言說的思緒,也足以寬宥我倔強的偏執。也因此,我在這無限的縱容與寵溺之下,執意製作我的歸人版圖,以回溯愛河為名,憶景之餘更感念愛河以母親的姿態予我恩寵。這三年,有些事已不堪聞問,亦有不值一哂的,但一步一腳印回溯到這裡,那些生命中曾經的不可承受之重,想起更覺幽美不可名狀。日後,我仍會繼續回溯,以孺慕之情,擴張我的歸人版圖。回憶裡的吉光片羽,我會收藏妥貼,安放在記憶珍惜處,而那些未完成的、已然淡忘的部分,我的母親,愛河,將會為我娓娓道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橫看成嶺,側成峰」 , 用空拍記錄雞冠山地貌

  「橫看成嶺,側成峰」,四位登山豪傑 ( 郭元卿、劉峻傑、洪啟祥、林于喬 ) 協力攀上雞冠山頂 , 用空拍記錄山景地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