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育

直到現在我還有印像,在我很小的時候,外婆曾經來我家住過幾天,我都好快樂又興奮,每回外婆要離開時,我還會百般懇求再多住幾天,後來索性我就把外婆的鞋子藏起來,在50年前鞋子並不便宜,一個人就這麼一雙鞋,沒有的鞋子外婆怎麼回家 ? 我都會藏個兩三天,才會讓外婆回家,這大概是我對外婆最深刻的印象。 在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我才詢問母親那個時候,外婆是為什麼來住我們家 ? 是常常來住還是很少來住 ? 母親回答說那個時候因為和祖母、姑姑住在一起,依照台灣的習俗,外婆很少會來住宿。但是因為外公很年輕就過世,外婆和舅舅們同住,有時候媳婦們吵架得很厲害,外婆排解無方,很煩的時候,就來咱們家住個幾天表示抗議,幾個媳婦就會講和,然後再把外婆請回去。同住屋簷下,誰不會吵架呢,這真是一個大家庭的溫馨插曲。不知道現今的社會還有沒有這種現象 ? 有沒有像我這麼聰明的外孫子會知道要把外婆的鞋子藏起來,不讓外婆回家 ?
![]() |

還記得那個時候舅媽開了一家雜貨店,專門在賣碗盤,清潔用品等。外婆習慣拿把椅子坐在門口,有客人來就會先招呼客人,再通知舅媽。外婆坐在騎樓順便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也比較不會無聊。傍晚時外婆只要看到我經過,就會笑得很開心,噓寒問暖,然後偷偷塞一些錢給我,真是美麗愉快的往事啊。我現在才慢慢了解到對某些老年人來講,沒有體力無法旅行,牙齒不好也沒有辦法(上餐廳)享用很好吃的美食,也不太需要買新衣新鞋,錢對這類老年人來講,好像可以使用的地方不多,似乎不太有用。但是老人家的兒子、孫子爲了表示孝順,多多少少還是會拿紅包孝敬長輩,若是把這些金錢拿來賞賜來探望阿嬤的孫子,應該是老人家一大樂事。現在我的母親85歲,大概就跟那個時候的外婆差不多。由於家父母60年前即擔任教師,收入微薄,母親一向很節約,錢都花在兒女教育、家用、儲蓄買地建屋,自己幾乎沒有享受過,所以我都會常常拿錢孝敬我的母親,鼓勵她花錢買快樂,然而母親老矣,無處可花,只能把這些紅包送給我的兒子、妹妹的兒子,就像當年外婆塞錢給我一般,我想這就是她們的樂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