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病人,不是治療好疾病而已,還要互動,讓病人感動。」~ 蘇鳳珠
黃燈銅 劉天賦 張哲男 蔣榮福 採訪
苗栗客家血統

締結岡山情緣

建外內科大樓

「面對健保點值回扣,經營虧損及醫院轉型所面臨的壓力,這種不為人知的
辛苦,不是三言兩語可道盡。」~ 劉嘉修
健保下的風暴
劉嘉修醫師話鋒一轉,「92年的健保風暴,點值下降,健保回扣金額,讓原本全台灣八百多家醫院關閉成四百多家。」,「健保制度對小型醫院的經營更是嚴峻的考驗,面對健保風暴下醫院的轉型,我與內人內心不斷地掙扎。」,「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我與內人的毅力堅持下,有貴人來相助。具備人資專長的張德偉特助協助規劃醫院轉型,謝武吉理事長不藏私的諮詢及張偉多副院長挺身加入本院醫療行列,讓醫院轉型得更加順遂。」
成立護理之家

「經營護理之家,就好比幼稚園一樣,要有課程、有活動,讓住民不會無聊,
但是添加了護理照顧的專業。」~ 劉俊鴻
飯店式的管理
2006年自上海醫學院回來,進入劉嘉修醫院體系服務的劉俊鴻執行長提起建構「劉嘉修護理之家」的理念,他說
:「當初,把飯店式管理的概念引進護理之家,接納張博閩室內設計師大膽的結合、精心的設計,無論在標示、採光、動線,均考量安全性及個別差異性,讓長者在機構內如同住宿飯店般,每天有人來換床巾、床單、供三餐及專業的護理照顧。」,劉執行長強調「就是要跳脫安養中心惡劣環境的刻板印象,來住這兒不是被遺棄,而是來享受、度假的感覺。每天有活動,周末有樂團進來表演娛樂住民。」與劉執行長共同建造護理之家的吳鴻昇主任補充地說,「好多次查房時,住民竟然對劉執行長邀說『來給我請客啦!』,代表住民已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看待,彼此是一家人了。」
分級安排住宿
我們把護理之家的病人依病況分級做安置,重症插管的病友安置在醫院的護理之家,中等程度(坐輪椅)的病友在「嘉修護理之家」,輕症病友則留在「劉嘉修護理之家」,會做如此的居住安排,就是要讓住民彼此間不會有壓力存在。劉俊鴻接著表示,「住在護理之家,阿嬤長!阿媽短!有人問候,住民彼此年紀相當,有人可以互動。今年,有些住民就不願意回家過年,因為年輕孫子專注滑手機,不理會阿嬤啦!」
「不甘你風吹曝日,霜凍雨滴,真心來扶持
不是愛你妖嬌,不是愛你香味,
從一間診所到蓋起外內科醫療大樓,劉嘉修與蘇鳳珠始終秉持對大岡山地區民眾提供完善的醫療服務;從急性醫院轉型到長照機構,劉嘉修醫師與夫人期許「與人互動、讓人感動」的服務文化能全面照蔭住民長輩;而第二代劉俊鴻執行長的參與,引入新的元素及前衛想法,更將劉嘉修醫院及護理之家的經營推上銀髮長照事業的尖峰浪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