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9日 星期四

走讀彌羅港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張哲男
一、前言
高雄市彌陀區位於台灣西南端,高雄市的西北邊,東邊被空軍機場隔絕,緊鄰岡山區,西向台灣海峽,南端有座漯底山與梓官區為界,北邊的阿公店溪正是劃分永安區的天然界線,形成南北狹長的地形,總面積14.7772平方公里。由南向北分別為南寮、漯底、海尾、彌陀、彌壽、彌仁、彌靖、光和、過港、鹽埕、文安、舊港等十二里。
早期住民生活以務農為主,捕魚養殖為輔。到1930年(昭和5年)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擴張軍事基地在岡山與彌陀之間,強徵農民土地建造機場,將原港口崙(崙仔頂)居民,強迫遷移,鄉民農耕面積大量減少。農會(當時稱組合)只好設法輔導農民改學製作草蓆、斗笠、魚丸等等……產業。部份鄉民只得到各處打工,維持生計,克勤克儉。
二、彌羅港地名的由來
彌陀的地名最早見到的紀錄是西元1685年(清康熙24年)蔣毓英編修的《台灣府志》三種名稱「彌羅港」「微羅港」「眉羅港」等漢字書寫雖然不同,但與台語發音是相同的,近代一些研究學者就比對「彌羅」的發音,尋找其原意,發現平埔族「馬卡道」語的viro就是「竹子」之義。1950年以前彌陀境內就有「竹仔港」的地名(當時包括今日的永安、梓官兩區)。由此可見彌羅港的名稱,由平埔族語言衍生而來,可信度較高。
早在1941年,日本考古學者,國分直一先生就曾對蔦松文化遺址做過研究與紀錄,1954年鄉民孫枝木先生,在漯底山西側農耕時,發現出土的石刀、石斧、紡錘、手鐲、黑陶甕、赤陶甕等等……先民的遺物,經中央研究院劉益昌教授等考證為14002000年前的蔦松文化遺址。由此證明本地早在漢人入墾之前,就有平埔族人在此生活。
三、彌陀區的沿革
1.    荷蘭治台期間,依照所繪製的「澎湖島至大員島、魍港、蟯港境地等海圖」確定當時彌羅港及外圍砂洲已有漢人及平埔族居住。明鄭時期(16611683年)稱為萬年縣仁壽里。
2.    1875年(光緒元年),清治時期全台行政區域為二府八縣四廳,本區屬台灣府鳳山縣彌陀港區(轄管今日之彌陀、永安、梓官三區)。
3.    1896年(明治29年)日治時期全台三縣一廳十二支廳,本區為台南縣鳳山支廳彌陀港區。
4.    1920年(大正9年)改革地方制度廢廳為州,十月一日更改行政區域,由台南廳仁壽上里彌陀港區更改為高雄州,岡山郡彌陀庄。
5.    1945年(昭和20年)民國34年,八月十五日,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管台灣,設16縣五省轄市,一局,本區為高雄縣彌陀鄉。
6.    1950422日(民國39年)永安地區人士要求分鄉,成立永安鄉。
7.    1951421日(民國40年)梓官地區人士要求分鄉,成立梓官鄉。
8.    20101225日(民國99年)高雄縣市合併成為直轄市,彌陀鄉改制為彌陀區,直屬高雄市。
四、彌羅港的地標:漯底山
漯底山又稱「凹底山」,以南化泥岩層惡地形著名。整座漯底山都是泥漿噴發所形成,是台灣最靠近海邊的泥火山、惡地形。
鳳山縣志載道「漯底山在仁壽里,縣西北二十里,平原曠野,中浮一丘,頂寬平、有小竅,出水若泥潭,其深無底,山多砂礫,少草木」。又云按台地,諸山皆為乎東向西,獨此山為乎西、東向,儼然為邑治後障。台灣府誌記載「山似青螺倒置,因名為漯底山,山麓有底潭,又名石螺潭,登山巔可西望台灣海峽」。這就是早期對漯底山描述的文字記載。
整座山,由中央山頭四周環繞五座小山丘所組成,最高海拔五十三公尺,全山區面積約五十六公頃,是高屏平原西北側臨海地區的重要制高點。可遠眺北高雄海岸線。日治時期,昭和十二年(1937),日本政府在岡山與彌陀之間,籌建完成機場,同時間徵用漯底山為軍事用地,作為機場的國防屏障,而南面可俯視左營海軍軍港,北邊可控制茄萣興達漁港,一直是重要的軍事基地。
民國三十四年(1945),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後,由國軍砲兵單位接管,仍列重要軍事要塞,民間人士禁止入內,因此長久得以保存原生地形地貌,及台灣原生種的一些生物、植物,直到民國九十五年國防部同意軍方撤哨,民國九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經行政院正式公文核准,交由當時的彌陀鄉公所託管,並成立「漯底山自然公園」,從此解開了漯底山的神秘面紗。
漯底山西南側,曾經出土「蔦松文化層文物」,石刀片、手鐲、黑陶、素面紅陶、石斧、貝殼。蚵殼紋路清晰,這些文物目前收藏在彌陀農會「蔦松文化展示館」。該文化層為台灣南部最後一層史前文化,距今約14002000年之間。
五、彌羅港的產業與文化
1.    草蓆的產業文化
1930年(昭和5年)之後日本政府為擴張軍事基地,將居民遷移、番員、崩坎的土地圈作機場用地,致使鄉民耕地面積大量減少,農民無所事事,彌陀、彌壽、彌仁、彌靖部落居民自求發展,幸賴當時的彌陀庄長高文良先生從台中大甲引進了草蓆的產業,成為鄉內的經濟命脈之一,當時家家戶戶一大清早即會聽到打草蓆的咻、碰、咻、碰聲綿綿不絕,每一戶人家的婦孺都能巧手編織,而大街小巷都是草香味四溢,壯丁們則是將編織完成的草蓆以腳踏車運送到台南、屏東,甚至遠到台東、花蓮等地販售,那種刻苦耐勞的精神成為鄉民後代子孫效法的典範。
目前隨著產業的改革,已從傳統的草蓆,開發出圖案及花邊、型態等改革型的涼蓆、墊蓆等休閒概念的產品,打造另一種草蓆的文化,同時也由過去的家庭副業轉變成專業生產的工廠。本區現有陳家的全信昌實業公司,已轉變為生產及觀光的工廠。
2.    斗笠的產業文化
斗笠是農民的標誌,戴在頭頂既可遮陽又可避雨,既通風又涼爽,頗具健康概念。彌陀漯底原名「頂厝」,在一百多年前就引進斗笠編織技術,家庭主婦都以編織斗笠為副業,這除了顯現農村婦女的勤勞同時也為家庭帶來另一份收入。一般村民農忙之餘個個都參與編織斗笠,在當時也成為台灣省政府推動「家庭即工廠」的最佳典範。
漯底居民,以編織斗笠為副業,其中以孫清、孫文男、孫乾等三家產量最為大宗,全盛時期(19711986年)每年產製六十萬頂斗笠。當時台中成功嶺大專青年集訓中心學員所戴的斗笠一年約兩萬頂,幾乎都是來自彌羅港頂厝的斗笠,因此彌陀又號稱「斗笠的家鄉」。
3.    皮影戲的文化產業
在台灣早期的農村,廟宇酬神戲、結婚或滿月的祝賀戲和五穀豐收的平安戲大多以皮影戲演出為主,因為皮影戲演出的場地不大(在牛車上搭棚),且影像鮮艷,鑼鼓節奏明快熱烈,在那個沒有電視與電影的年代,皮影戲是聲光影像的最佳表演藝術。台灣皮影戲的中心在高雄縣,高雄縣皮影戲的重鎮在彌陀,因此彌陀(原名彌羅港)可以稱之為「皮影戲的故鄉」,本區原有四家皮影戲團,(一)蔡龍溪的金蓮興皮影戲團、(二)宋貓的明壽興皮影戲團、(三)張命首的新興皮影戲團、(四)張晚的永興樂皮影戲團,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僅存「復興閣」、「永興樂」等兩家皮影劇團,分別由許福助及張歲先生負責。茲將兩家沿革介紹如下:
復興閣原名新興皮影戲團,1915年(大正4年)由張命首先生(19031981年)所創立,其所有班底以張氏家族居多,唯一外人為學徒許福能(19232002年),台灣傳統戲團多以家族成員傳承,較少由外人接手,張命首先生因無子嗣,1955年(民國44年)女兒張月倩許配給許福能先生,因此1959年將戲團交給許福能,更名為「復興閣」。
許福能經多年努力,沒有讓恩師失望,在1978年(民國67年)獲得全省皮影戲比賽冠軍,翌年,並收法籍青年李安妮為徒,1991年又收法籍班任旅、陸佩玉兩位為徒,從此聲名大噪,復興閣將台灣皮影戲帶到法國開枝散葉,為國爭光。
永興樂皮影戲團歷史悠久,最早為張利(18531924年)所創,當時張利以表演皮影戲為職業,維持生計,團員以家族姪兒、兒子擔任前後場工作,之後傳給長子張晚(18891968年)繼承,1946年(民國35年)張歲投入戲團後台工作,為學習更多不同戲碼,跟隨過新興的張命首,金蓮興的蔡龍溪,明壽興的宋貓及飛鶴的陳戌等,因此張歲可稱樣樣精通。原將劇團交給長子張福周,不幸1981年(民國70年)因故往生,張歲為此將戲團的行政與操演、樂器等工作,分別由女兒張英嬌擔任團長,張新國負責操演戲偶與樂器工作,打破百年戲團團長不由女性擔任的傳統。目前永興樂已傳至第五代,希望香火永不熄滅。
4.    精緻農業
彌陀的耕地面積不大,約為385.66公頃,傳統的農產收成有限,農民為創造更高的農業產值,用盡心力,研發各種高價作物的種植技術。1970年代彌陀鹽埕村民李兵章先生,從美國peper & tomato種子公司,引進蕃茄新品種栽植與採收,大量推廣農民,並將採收的種子外銷國際,當年創造年產值兩千五百萬元外匯,成績斐然。更在1980年代,引進蕃茄種子脫粒機,以機械採收取代人工,提昇採收效率,對當時彌陀推動精緻農業貢獻良多。也提高農民的農業收入,對於當時彌陀的農村經濟有莫大幫助。
5.    彌羅港的虱目魚丸
彌陀地區可賴以維生、利用的土地面積,約為一千公頃,漁塭六百公頃,養殖虱目魚就佔二分之一,主要因素為沿岸漁塭土質及水質均非常適合虱目魚生長,所養出的虱目魚肉質細緻鮮美、肥碩。早期虱目魚收成時,多數在鄰近市鎮叫賣,非常辛苦。盛產時,因當時交通不便,又無冷凍設備,難以遠送外縣市販賣,只好加工成魚丸、魚鬆、魚脯銷售,或當作伴手禮分送親友。虱目魚含有高量蛋白質、礦物質、維他命,並有膠原蛋白,口味極佳,久而久之彌羅港魚丸,就此打開知名度遠近馳名。
1999年(民國88年)當時的高雄縣政府為帶動地方繁榮,舉辦一鄉一特色專案,將彌陀定名為「虱想起-虱目魚文化節」。起初尚能吸引觀光熱潮,兩三年後,流於形式,成為攤販聚集的活動。2003年(民國92年)彌羅港文史協會受邀參與籌劃,設計了一系列的文化列車活動,安排導覽志工,專車接送到本區各文化據點解說,將本地產業與文化結合豐富內涵,十幾年來,深獲各界好評。
六、地靈人傑的彌羅港
    彌羅港是個好地方,有山(漯底山)、有水(阿公店溪)、有港(南寮漁港),鄉民純樸善良,文化藝術人才濟濟不勝枚舉。茲將近代幾位較為傑出藝文人才簡述如下:
在漯底山高處的《斷章》雲門年輕的編舞家  伍國柱(19702006
1970伍國柱出生於台灣南部高雄縣靠海的一個漁村─彌陀鄉。伍國柱從小學、國中到高中都生長在這裡。伍國柱是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戲劇系畢業後兩年(1997101)才申請前往德國福克旺藝術學院舞蹈系進修,是一種全新的嘗試與學習,因此上課時特別用功,他的老師瑪露.阿羅多告訴伍國柱說:「你有一個身體,你不能改變你的骨頭,唯一的出路就是和它一起工作」,同時鼓勵他說「你永遠不會成為巴瑞辛.尼可夫,所以不要再嘗試著努力學習別人的舞姿,做你自己就好」,伍國柱說:「每個人的身體都會述說自己的故事」,但當他坐在舞台前看著舞者的肢體律動時,他知道自己與舞蹈作品之間的對話已然完成。伍國柱在編舞時有時會陷入失眠的痛苦,但他也喜愛舞蹈,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儘管觀眾的掌聲對創作者是重要的,但年紀輕輕的他,卻能跳脫表象的虛榮。他強調最大的成就感在於作品能誠實的說出內心的話,與觀眾的溝通讓他們得到安慰。最後他說:『戲劇如小說和散文,舞蹈就像詩,意象給人很大的空間,這就是我最著迷的地方。』

漯底山下的布袋戲奇才陳金雄(19392017)(如真園)
陳金雄先生,少年時期因家境清寒,只當過學徒,而並未完成基本國民教育,可說是文盲;但他却能編寫劇本,而且台語七字仔詩朗朗上口,非常順暢,甚為詫異。據說是為了看懂劇本,他不斷的請教朋友,反覆背誦,靠著恆心與毅力,長期學習,累積經驗,因此不管是『三仙經』,中國歷代皇帝,或傳承的年代,中國三十洞天(名山)名號,及戲中各種角色的台詞,幾近倒背如流,一字不漏,令人嘆為觀止。團主陳金雄,平時經常與三五好友走訪中國各地,拜訪當地木偶戲演出者,並學習他們的優點,這就是他所謂的『做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瀨南鹽埕的『國寶』樂師張乾造(1939~)
張乾造1933年(民國22年),出生在彌陀鄉鹽埕村。16歲時,被路竹林老首歌仔戲團及張俊隆(阿義)歌仔戲團,相繼聘為二胡、三弦樂手,隨團到處演出,逐漸闖出名氣,因而被高雄市鳳鳴廣播電台星探發現,聘為電台歌仔戲駐台二胡樂師一年多,此時張乾造已奠定台灣傳統樂器二胡演奏的名聲。張乾造二胡的造詣,非常熟練而深入,不管牛犛調、都馬調、五更鼓、車鼓曲、番婆弄、七句仔甚至台灣流行歌曲,無一不精。張乾造充滿對朋友的珍惜,地方的關懷及宗親的敬重。因此張乾造始終相信農業社會,宗親間相互提攜與鼓勵,是生活最大的動力。

瀨南鹽埕的皮影戲團──復興閣薪傳獎的雙福─許福能(19232002)、許福助(19372019

復興閣皮影戲團是台灣唯一由師徒傳承的皮影戲團,(目前為止尚無其他戲團)至今已傳至第三代,由於接手的第二代、第三代都由許家成員擔任團長,因此也被稱作『許家班』,2005年,許福助獲得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之後,即思考著往後皮影戲表演的劇本要如何突破百年來的中國戲碼,因此積極搜集台灣民間信仰、民間故事資料改編寫成劇本,讓觀眾能從皮影戲中認識台灣本土文化與信仰,已編寫完成新戲碼『南鯤鯓傳奇』,復興閣的第一代傳人張命首先生雖然沒有得過薪傳獎(當時也沒有薪傳獎),他的徒弟許福能1986年得到民族藝術個人薪傳獎,緊接著在1991年再度獲得民族藝術團體薪傳獎。第三代的許福助2005年榮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這些都應該功於復興閣創團祖師張命首先生立下的典範及精神的傳承。同時許氏昆仲默默耕耘才修得雙福。

瀨南鹽埕的皮影戲大師張歲(19272019)(永興樂)

張歲先生從事皮影戲演藝工作已超過一甲子,稱他為台灣皮影戲的長青樹應當之無愧,到目前為止,他仍然隨團到處表演,雖然不再擔任繁重的主演工作﹔但操弄起戲偶,還是非常的穩健。最近十幾年來,永興樂皮影戲團,經常受政府或學校邀請,巡迴台灣各地演出、教學、並深獲好評,甚至代表台灣國家出國歐美日本等地,參加國際藝術節演出,為台灣傳統藝術文化,可謂盡心盡力,相信『永興樂皮影戲團』必將代代相傳,香火永不熄滅。

彌羅港口囝仔的筆禪書法家黃華山(1947~)

1947年黃華山出生於台灣南部沿海的一個漁村-高雄縣彌陀鄉舊港村。黃華山早期臨摹歷代名碑,不管篆、隸、楷、行、草,都有深入鑽研,黃華山為了突破傳統的書法教學,大力倡導「筆禪書法」,握筆的方式有別於一般傳統標準,獨創雙手抱筆書寫,所謂「滿摹」的特殊教學法,從畫圓圈開始入手,老少皆同,將精、氣、神集中運氣,再導以技法,如此不僅能息心達本,開啟每個人內在無限的創造性,更能讓身體產生韻律,自由解放,且雙手抱筆之優點,在於平衡左右腦的運用,也合乎人體生理的科學,所以從書法的學習過程中,能研發出書道,從書道中領悟人生。黃華山多年來從書法中獲得許多心靈的感觸,他認為書法是行不言之教,也是一種心法,尤其是草書,那種行雲流水的氣韻,輕鬆自然,毫無拘束,而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彌羅港六塊厝的田園畫家──張韻明(1949~)






  
南台灣西南沿岸的彌陀鄉,1949年張韻明出生在這濱海荒涼的小漁村。張韻明從小就有繪畫的興趣與天賦,但真正的拿起畫筆習作是從國立藝專開始,而且是從「國畫」基礎學習。當初除了課堂上老師的教導,他同時也喜歡閱讀參考一些相關的畫冊、雜誌、圖書、照片……等作為習畫創作的靈感,不完全依照老師和傳統,這其中對畫家李可染先生的創作非常欣賞,初期的創作深受其影響。東方的毛筆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兩者差異甚大,短期內一般很難融合,張韻明為了突破此瓶頸,大量的引用顏料包括油彩、水溶性的壓克力原料……等作畫,他不拘泥於「國畫家」、「油畫家」、「保守派」或「開明派」,不為世俗所束縛,雖然心中曾有矛盾與掙扎,但張韻明一直認為:一個真正的畫家應該能支配材料而不應該被材料所限制。張韻明曾經說過:「我的學習過程是全面性的,可以說是沒有特定的師承,只要能感動,那怕是一個展覽,一張畫或某個人的一句話都能深深影響我的方向,只要能滋養我的性靈,即是吾師。」這就是他的作品能創新蛻變的因素。更因為他能把心胸放開,廣納天地精華,所以才能達到「海天心量大,風霜骨氣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南成功大學(原台南工學院)學生李武昌叛亂案之探討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 張哲男 1960 年代(高中時期)每次從資訊中看到「 228 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提問長輩時,立即告誡「 囡 仔人有耳無喙」,只能聽不能說。當時總覺得既然有人違法,判刑,就應該讓全民警惕,以免重蹈覆轍。基於好奇新的驅使,在心中一直懷著探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