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根小螺絲 緊緊栓住全世界
文/自由時報記者王榮祥
全世界有140餘個國家像台灣買過螺絲,幾乎地球上有人的地方就有台灣螺絲,螺絲業突破傳統產業經營困境,連續多年站穩全球羅斯銷售首位,替台灣贏得「螺絲外銷王國美稱」,傲人成績不輸當紅資訊業;業者形容「台灣一根小螺絲,緊緊栓住全世界」。
然而,世界第一光環背後也有隱憂,因人力、土地、環保等問題,螺絲業也開始面對傳統產業瓶頸;為永續發展,五家大廠與政府合作,研發高附加價值螺絲將於六月中旬成立台灣航太工業公司,朝產業升級邁開一大步。
台灣區螺絲工業公會理事長吳仲義指出,數年前公會即預料產業將面臨挑戰,早已著手規劃品質管制、教育訓練等課程,並整合業者改善技術、朝高附加價值產品做研發。吳仲義說,經過長期努力,台灣螺絲業已安然度過轉型期、成功蛻變,未來每年至少可維持10%成長、前景看好。
台灣螺絲工業自二次大戰後開始發展,初期以內銷為主、產量不多;後因越戰需求,及民間業者開發出低成本、高效率機台,民國六十年代後,產量大幅提升,並逐漸打開外銷市場,成為台灣十大傳統產業之一,賺回不少外匯。經歷五十多年的披荊斬棘,在部分傳統產業逐漸褪色之際,螺絲外銷卻屢創佳績,更享有「螺絲外銷王國」美譽,凸顯螺絲業的拚勁與靈活的經營技巧。
由較具規模廠商組成的台灣區螺絲工業公會,目前有461名會員,若包括小型與家庭式工廠,全台約有1600餘螺絲製造業者,員工數近3萬人;10年前(民國83年)台灣螺絲總產值約300餘億元台幣,去年630億,今年預估可超過800億元。
公會統計去年台灣螺絲總產能,僅佔全世界15%,遠不及日本、中國等螺絲生產大國,但「出口螺絲」總量近130萬噸,仍超越日、中,高居世界第一,堪稱螺絲供應王國;公會今年更樂觀預估螺絲外銷總量將高達145萬噸,站穩全球螺絲外銷第一位置。
公會表示,台灣螺絲保有全球競爭優勢,主要是中鋼長期供應原料價格穩定,價位較其他國家低,且品質佳備受客戶肯定。
然而近年來中國削價競爭,接著又遭遇鋼價飆漲、成本暴增,台灣螺絲客戶一度流失;最近因中國螺絲業者違約、交不出貨情況增加,台灣螺絲雖漲價,卻因業者長期累積的「誠信」,吸引外國客戶逐漸回流,也讓台灣螺絲發展繼續大步前進。部分業者也意識到,惟有產業升級,加上大小廠整合一致對外,台灣螺絲才可能繼續在世界昂首、挺立。生產整合技術提升方能突破產業瓶頸
台灣雖有「螺絲王國」美稱,產業現況卻步上美、日等國後塵,當先進國家投入研發特殊乃至航太用螺絲時,部份業者仍停留在傳統標準型螺絲生產線上,研發能力與人才斷層,讓台灣螺絲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螺絲界龍頭、春雨總經理李明晃坦言,台灣螺絲界確實面臨衝擊,但螺絲大廠有組織、有規模,中小廠有技術、靈活度高,應先整合大小廠,再配合產業升級同步進行,台灣螺絲仍將有番作為。
李明晃指出,國內包括春雨在內部分螺絲大廠,其實從五年前開始就陸續轉型,除積極投入研發,也調整標準件、特殊件兩類螺絲生產比重,近年來大廠特殊件螺絲出貨比重提高、確保收益,研發部分也有成績,並申請國際認證。
李明晃呼籲,螺絲業者應放棄自我心態,結合彼此智慧、技術,才能讓螺絲業走出傳統產業瓶頸,永續發展。國立岡山農工機械科主任謝旻淵,曾以台灣螺絲發展為題撰寫碩士論文,走訪不少螺絲廠商與研究單位,加上工作地點就在台灣螺絲大本營岡山,對台灣螺絲發展乃至岡山「螺絲巢」現狀頗為瞭解。
謝旻淵說,外國研究機構常以「螺絲使用量」做為評斷該國工業水準依據,歐美、日本等國螺絲使用量大,但這些先進國家螺絲多是進口,本身螺絲產業則以研製高附加價值產品為主;反觀台灣現況,螺絲使用量不是很高,政府、業者對投資研發態度也都不夠積極,令人憂慮。
他指出,因人力、土地、環保等課題,目前仍以標準型螺絲為主的台灣螺絲界,未來幾乎都將面臨成本、甚至地方反彈等困境,加上中國長期削價競爭,台灣螺絲業恐將遭遇嚴重衝擊。謝旻淵認為,若不加速研發特殊螺絲、乃至參與航太用螺絲研製,台灣螺絲將很難走出困境。
目前螺絲多以碳鋼為原料,約可區分標準型、特殊型兩類,標準型即是一般市面常見螺絲、不需經專業檢驗;特殊型螺絲則是材質較佳,或根據需求設計外型與硬度,例如建築、汽車、大型機台專用螺絲等,近年歐美積極投入的太螺絲,因原料多採用鋁合金等特殊金屬,另外歸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