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橋頭太成肉包-飄香一甲子的古早味


 有文創、有店歌、還有展覽館,太成肉包在橋頭不但門庭若市,還有品牌故事

                            何峻宇 李天裕 蔣榮福 張哲男 黃燈銅 採訪

    橋頭太成肉包約1935年創立,創辦人陳雲木盛於民前三年出生,19歲來台,從基隆一路南下,最後在橋頭鄉定居。早期在橋頭的「新世界大酒家」當廚師,在因緣際會下頂了當時的「大成飲食店」,開始跟同鄉的福州人學做肉包技術,平時工作以外燴為主,其餘時間全家人一起做包子、饅頭。因老師傅為人正直、急公好義,橋頭鄉親親切稱呼「憨袋仔師」。

                 遵循古法 手工捏製  

    以前沒有冰箱,老師傅把麵皮放在水桶內,靜置一夜培養菌種自然發酵,使麵皮由軟性的固體,成為黏稠的流體,其間天氣溫度的變化掌控,材料如何拿捏取捨,靠的是老師傅的經驗及智慧,才能做出純手工捏製、正宗福州口味的包子。

因肉包口味獨特、古早味十足,價格與內餡新鮮實在,聲名逐漸遠播,成為「橋頭肉包」的代表。最早的店面位於橋頭省道旁(舊市場旁),由老夫人一步一腳印,在市場內沿街叫賣,後來改用竹籠子裝肉包、饅頭放在「大武士腳踏車」後座,讓肉包飄香至橋頭各村落。
                                  製程改變 口味不變

    太成肉包第二代傳人陳瑞光夫婦,當時與老師傅一起做包子,雖有創新的想法,但也不敢隨意去改變做包子的製程。有一次,客戶訂了一千多個包子,但因疏忽忘了留一點老麵來發酵,時間已迫在眉睫,臨時買天然酵母菌來救急,但完全不知配方比例,只能一試再試,匆忙趕工製作,終於如期將包子送達。

    經此事件後,陳瑞光太太努力研發,利用老師傅每天休息不在店內的時間,暗地裡嘗試取幾斤麵粉加上酵母菌發酵,從錯誤中吸取經驗,由一次又一次試驗的數據及口味,調成最佳的獨門配方,等有了十足把握,再做給老師傅品嘗,並獲得認可與肯定。

堅持品質 價格實在

  「太成」以誠懇、用心、實在三個原則的精神來經營,堅持不使用人工香料及化學劑,每一個包子都有投保,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健康又無負擔。在原物料上漲下,太成肉包反而投入更多成本追求更高的品質,香菇採用南投埔里生產,選購屏東林邊的鹹鴨蛋,以及嘉義大浦脆筍,並嚴選價格較貴品質好的統一公司等大廠牌的麵粉,巧妙地融
 
合各地名產食材,製作出「橋頭肉包」的古早味。

   太成肉包現有員工約25人,大多是大學或研究所畢業,每人都須體檢通過才能上班,工作時要穿制服、戴帽子、手套,以確保包子製作安全衛生。這群年輕人更參與文創工作,舉凡電子信箱、紀念章、肉包馬卡龍、四色公主等的設計,都是他們透過民主程序,腦力激盪出來的,使每一個包子都有生命力有故事。

   現在太成肉包已傳承至第三代,陳瑞光要求兩件事要做到:第一阿公的招牌鮮肉包,餡的味道不要改變它,第二希望能秉持阿公宅心仁厚、急公好義的精神,至少饅頭不要漲價。現在手工饅頭一個仍賣10元,女婿及女兒應該有把我的話聽進去,陳瑞光很欣慰說。

門庭若市 品牌故事

  「橋頭肉包」在第三代用心經營下,又研發出蛋黃香菇肉包、竹筍香菇肉包、黑糖蔥肉包….等新口味,計有14種包子、饅頭供顧客選購。每日營業時間,從早上7點至晚上七點,店前常門庭若市、排隊等候,建議買家最好把握出爐時間(早上為白色系列、中午黑糖系列、下午素食產品、晚上白色系列),以免空手而回

   「橋頭肉包」不但有品牌還有店歌,由資深名歌星郭金發填的詞,這是先生來店吃過包子後,主動結的緣,陳瑞光感恩的表示。另外有南國、食尚玩家、美食探索、高捷美食等多家媒體亦主動報導推薦;郵局、捷運局、觀光局、橋頭區公所、橋頭糖廠等機關團體常與「橋頭肉包」共同推展藝文與美食活動。

    102年在橋頭糖廠內設立「橋頭肉包展示館」,館內有「橋頭肉包」的歷史、品牌故事,並介紹製做包子流程,導覽文創的作品。陳瑞光指出,展示館的主要功能,讓來糖廠的顧客不用再繞到總店購買包子,也可以直接拿提貨卷換取,並提供機關團體辦活動時,休息中繼站,導覽外國朋友瞭解包子文化,成為國際外交的展示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南成功大學(原台南工學院)學生李武昌叛亂案之探討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 張哲男 1960 年代(高中時期)每次從資訊中看到「 228 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提問長輩時,立即告誡「 囡 仔人有耳無喙」,只能聽不能說。當時總覺得既然有人違法,判刑,就應該讓全民警惕,以免重蹈覆轍。基於好奇新的驅使,在心中一直懷著探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