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神雕仙侶:八仙閣


                                                                   張哲男 採訪

前言

路過岡山中華路,經常看見到一對青年男女,蹲坐在門前,埋頭細心工作。好奇心的驅使,駐足一探究竟,原來他們在整修佛像,岡山地區這門行業似乎很少見,基於對雕刻藝術的興趣,特地停下專訪,八仙閣主人葉聖欽夫婦。 

阿公店水庫邊的小村落竹仔腳

葉聖欽生長在高雄市燕巢區(原高雄縣燕巢鄉),阿公店水庫西南方的小村落--竹仔腳(屬西燕村),離燕巢市區有一段距離,村落居民以務農,種植水果為生,地屬偏遠交通不便。早期道路泥濘,故俗稱竹仔腳濫。

該村學齡兒童必須三五成群,走路到燕巢國小上學,非常不便又浪費時間。葉聖欽經常思考,讀書那麼不方便,國小畢業何不找個自己喜愛的工作,學得一技之長,照樣也能出人頭地,因此國小畢業那年就提起勇氣去和父親商量,希望能找到一家雕刻佛像的師父,拜師學藝。果然在岡山老街完成心願。 

沉默的小孩立志成「佛」

十四歲的小孩,離開家庭每至夜深人靜,總會思念家鄉父母,還好每隔幾天,父親總會來探望,讓從小就沉默寡言的葉聖欽,能專注在木雕的世界裡。

初期,從磨刀(雕刻刀),砂紙使用,修光基礎工作開始學習,歷經兩年後,對佛像面觀有了初步印象,才開始起刀、構圖、粗胚、開面,其中歷經多次的失敗,葉聖欽承認中途也有灰心氣餒的時候,但一想到當初是自己要求學習這一門技藝,只能咬牙堅持,直到作品得到師父的認可,雕刻完成整座佛像金身。 

從傳統到藝術

學徒生涯歷經五、六年,在偶然的機緣下,得知台南古都有一些佛具店雕刻師父,來自中國福州。傳統的雕法,比較容易被廟宇接受,因此到台南的佛具店,再學習兩年,雕工手法略有精進。也從中學習到不同的刀法,所雕出的作品確有所區別,同樣磨練了兩年,此時對佛像雕工、整修、上漆、研磨……等手法都已上手。由於長年所雕刻的佛像、媽祖、土地公、王爺、地藏王菩薩、觀世音、彌勒佛……等千篇一律,久而久之產生了工作厭倦感。

一九七八年代,台灣苗栗縣三義地區,木雕工藝開始蓬勃興盛,許多木雕師父在三義地區逐漸形成聚落。其中最有名的木雕藝術家朱銘,就從三義發跡。

此時年輕的葉聖欽,激發新潮的思維,既然從事木雕工作,自然嚮往木雕聖地。就在二十二歲那年,毅然離開台南,也想走藝術創作之路,到三義謹慎的先從本行佛像雕刻開始,接著學習雕刻達摩、關公立像及多樣變化的千手觀音佛像等系列,雕工手法趨向多元化。同時在三義也對選料、靜觀、構思、修胚、定型、研磨、上漆……等工作,進一步重新深入的學習。 

十年苦學--自行創業

一九七○年從學徒做起,至一九八○年足足苦學十年,對雕工已充滿信心,心中有股獨立創業的念頭,再經家人鼓勵,終於在岡山最古老的部落三塊厝租屋開業,堅持展現所學雕刻的真功夫,不以削價競爭,更與同行保持良性互動,因此岡山鄰近鄉鎮的廟宇,都留下作品。如佛光山念佛會的地藏王菩薩、警悟寺的彌勒佛,中鋼構的三聖佛,茄萣金鑾府的三王爺、土地公,燕巢大廟威靈寺的虎爺,燕巢金山北極殿的土地公雕像,都是葉聖欽精心的創作。

近年來除了專心於寺廟雕刻、佛像雕刻、木製匾額、舊佛整修的本業外,已將作品跳脫佛像雕刻的思維,開始嘗試選擇漂流木或奇木等材料,依其自然造型雕刻創作,希望有一天創作出更多不同形貌的作品,到達一定數量時,集結展出。 

朽木成神

在台灣談到木雕,就會想到苗栗三義,而三義木雕的興起,一定提及一九一八年吳進寶、吳羅松父子及李金利先生(木雕大師朱銘的師父),其實台灣木雕藝術,應追溯到原住民幾百年前,就將木雕藝術,融入生活用品中,木臼、木匙、木杵、祭杖、刀柄、裝飾、圖騰……都能見到雕刻藝術之美。而後漢人移入台灣,宗教信仰、建築雕樑畫棟、門窗、樆屏、眠床,其雕工之精緻,用以顯示身份地位。近代木雕藝術,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木雕不僅是一種藝術品,也是一種文化內涵,更是自然與人文環境藝術的一種特色,最終將成為人類文化的重要資產。僅以下列兩句共勉之。

「木頭無情,刀鑿有意

魯班巧手,朽木成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南成功大學(原台南工學院)學生李武昌叛亂案之探討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 張哲男 1960 年代(高中時期)每次從資訊中看到「 228 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提問長輩時,立即告誡「 囡 仔人有耳無喙」,只能聽不能說。當時總覺得既然有人違法,判刑,就應該讓全民警惕,以免重蹈覆轍。基於好奇新的驅使,在心中一直懷著探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