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3日 星期五

紮根文學夢土 ──我參與「阿公店溪文學獎」十周年


                                                                                                                                                                            
                                                                                                                                                                                                     蔡文章


           二○○七年我從補教退下來,因緣際會地與當時岡山文史工作者劉天賦、張詠斯時有來往,他們曾跟我提起想辦地方性的文學獎,希望我就過去參與許多文學獎的經驗,提些意見供他們參考。我先是一愣,心想:辦文學獎並不容易,是個文學工程啊!人力、物力與財力呢?尤其是後者。其實此時,我已為當時高雄縣政府文化局舉辦的「鳳邑文學獎」奉獻了一些心力了,但我一直有心想為家鄉做些事,如今有這個機緣哪能錯過,我毅然一口答應下來。
這是二○○七年五月,曾跟我接觸的這些「岡大會」(註)成員,我以為只是有辦文學獎的構想,沒有想到他們意外地積極熱絡,原因是透過關係找到中鴻鋼鐵企業等單位贊助。雖然是「有錢好辦事」,更希望把文學獎辦得有聲有色,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但他們都戒慎地想把籌到的一分一毫用在刀口上,以期不負贊助者的一番期待與美意。

         之後,我們經過多次協商、評估,取得共識後,首先決定以「阿公店溪文學獎」作為文學獎的名稱,將徵稿的範圍擴大到阿公店溪流域的十一個鄉鎮,並把徵稿的對象從國中、小提升至大專,書寫範圍以十一鄉鎮的人、事、物、地、景為對象。這些大原則捉住後,打鐵趁熱,八月發佈消息,九月徵稿,十一月評選,然後年底公布得獎名單並舉行頒獎,完成二○○七第一屆阿公店溪文學獎的使命。

        二○○七年九月四日在岡山鎮公所會議室舉辦「二○○七第一屆阿公店溪文學獎」的記者會,會議由曾任岡大會理事長的謝武強主持,與會有:岡大會創會會長蔣榮欽、縣議員陳致富、岡山鎮長吳森發、中鴻鋼鐵總經理劉季剛、岡山扶輪社副社長陳連長及岡山區國中、小校長、文史工作室代表等。在會中,我特別傳達以「阿公店溪」為名的意義,認為河流的沖積平原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與生存的所在,阿公店溪流域孕育北高雄豐厚的人文風情,與住民生活有著緊密的關係;其次我強調「阿公店溪文學獎」是本著愛鄉精神,深耕熱愛鄉土意識,鼓勵岡山地區新一代的住民思考在地的各種現象,用台、客語童詩及散文的方式抒寫對社區鄉土的情感和看法。透過這些辦獎的理念及理想,傳送給媒體給社會大眾了解,並傳達我們主辦文學獎的意義與苦心。

         第一屆徵文期間,我曾私下走訪岡山地區十餘所國中、小校長,寄望他們鼎力相助,鼓勵學生投稿。可惜成效不彰,只徵得六十一件參與。但我一點也不灰心,因為有岡大會同仁相互打氣與勉勵。在此同時,大家都有相同共識,即文學獎應由縣政府文化局來主辦,我們岡大會承辦。在一個適當的時機,同岡大會創會會長蔣榮欽拜訪當時的楊秋興縣長,他對文學獎非常關心,獲得支持與肯定,於是第二屆文學獎特函請「高雄縣政府教育處」發文向縣內各國中、小徵稿,並收一百四十餘件,這是第一屆的兩倍有餘。第三屆更順利,徵得二百餘件,這些文學的紮根工作,讓我們有信心堅持下去。

     二一一年縣市合併,我與岡大會重要成員:創會會長蔣榮欽、總幹事張旗峰、副總幹事黃素燕、理事長鍾榮仁及岡山社大校長張哲男等,至市府面見市長陳菊、副市長李永得、文化局長史哲,告訴市府長官:「岡大會」為了落實文學教育、引領學子參與文學獎、注入豐沛的文學新血,讓文學種子不斷發芽、成長、茁壯,將「阿公店溪文學獎」改由市政府主辦,岡大會承辦,與市府主辦的「打狗鳳邑文學獎」一脈相承,開啟大高雄未來的絢美遠景。市長熱絡地答應下來。我心想,「阿公店溪文學獎」將來必然會有新面貌。

      離開市府後,我一直覺得這幾年高雄蛻變,大家有目共睹,諸如有許多大型文化建設、駁二藝術特區、市立圖書館總館的成功經營,市文學和文化資產最豐沛的累積成果,形成大高雄文創動能的新動脈。我們堅信,偉大的城市,需要文學來支撐、傳承,而這一切必須從紮根、播種文學種子做起,阿公店溪文學獎就是在這個文學的脈絡中擔任紮根與與培養文學種子的工作,希望讓兒童、青少年從小培養文學嗜好,進而樂於創作,奠定文學基礎,累積文學能量,為高雄培養更多優秀的文學人才,投入文化建設,一起為故鄉打拼。

     「阿公店溪文學獎」由市府承接主辦後,我在岡大會年會再重申:河流的沖積平原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與生存的場域,高雄北至二仁溪南至高屏溪,其間有許多溪流都與住民產生了生命共同體;「阿公店溪文學獎」本著愛鄉精神,從二一一年縣市合併的第四屆文學獎開始,將鼓勵大高雄地區新一代的住民思考在地、社區的各種人文現象,用新詩與散文的方式抒發對鄉土的情感和看法,以呈現大高雄的自然與人文之美,蔚為文學風氣,進而提昇高雄地區之文化發展及文化水準。

        自從「阿公店溪文學獎」將徵稿的範圍擴大到整個大高雄地區之後,也就是從第四屆開始,徵得的稿件都在四至五百之間,甚至有七、八百件,文學獎的知名度大開,除了多次在《文訊》雜誌〈地方采風〉報導得獎名次外,每年自由時報都詳實報導徵選過程與得獎名單,中國時報、聯合報亦曾介紹文學獎舉辦的緣由與徵選信息;令人感佩的是在地的台灣時報曾把各組得獎前三名的作品刊登在副刊上,顯得更光耀,喚起喜歡投稿的青少年都想一試。

        綜觀多年來的文學獎作品,除去展現「在地性」外,其文學的表現技巧、無論抒情、寫景、敘事、說理,其文字、思想、結構、意象以及主旨的掌握都有長足的進步,也有一定的水準;而就作品而言,不論寫景抒情、懷舊憶往、青少年生活情境、親情之愛、土地情感、地方特色、生態環保,取材多元,筆觸鮮活、親切,描寫自然、生動,都能展現出文學多彩繽紛的景象,為大高雄開拓出一片肥沃甜美的文學天地。

     「阿公店溪文學獎」的獎項裡,除了大專、高中、國中小的散文組外,其中有國小台語童詩與客語童詩,這是國內大、小文學獎裡少有的獎項,也是本文學獎的一大特色。為了更落實本土語文紮根的教育,岡大會每年都舉辦本土語文活動。暑假在岡山區前峰國小舉辦「趣味台語囝仔營」,在美濃區美濃國小舉辦「大崗山客語文學營」。寒假時在前鎮區愛群國小與鳳山區文德國小舉辦「趣味台語囝仔營」,報名踴躍,每期有六、七十人參加,有時甚至逾百人,課間有台、客語童詩創作,講師把好的作品蒐集參加一年一度的「阿公店溪文學獎」,來展示其成果,獲得許多好評。

      「阿公店溪文學獎」已邁入第十年,最讓我難忘與感動的是頒獎時的氣氛,充滿活絡、熱鬧與溫馨。每年五月都假岡山文化中心地下一樓演講廳舉行,前一天有一票自動自發的岡大會成員事先佈置會場,個個細節都要面面俱到,不能有差錯,以便隔日順利舉行。頒獎當天,有六、七十位得獎者,其中的國中、小大抵全家出動,把近三百個位子坐滿,孩子得獎的欣喜寫在臉上,家人與有榮焉。民意代表、大高雄地區的扶輪社、獅子會、生命線協會、慈善團體、高國中校長及教師們全聚集一堂,這樣的場面常讓我感動。我會以一個旁觀者,在會場的某個角落觀賞,內心感到無比的欣慰。

       「阿公店溪文學獎」已歷十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我與岡大會同仁幾乎走遍高雄地區的大、中、小學,傳達文學獎比賽的訊息,雖然稿件有時不如預期,但我們的誠心、用心、努力當可得到一些迴響。而文學獎能辦得順利,必須感謝市府團隊諸多長官的幫忙,尤其優質的政治人高閔琳、翁瑞珠兩位市議員及管碧玲、林岱樺、邱志偉三位立委對文學獎諸多關照,而文化部也看到我們努力的成績,在資金上給予挹注,都必須感謝;也要感謝參與每次評審的專家、學者,與岡大會許多熱心的伙伴,另外,成大教授蔣為文為每屆台客語童詩修正為教育部公布的台羅拼音,其用心良苦也必須提一筆。總之,大家不辭辛勞且比無私、熱忱、奉獻的心,才能讓每屆文學獎順利、圓滿達成。

      我已進入所謂「從心所欲,不踰矩」(有愧)年歲,能參與「岡大會」──這個有溫度的社團,舉辦「阿公店溪文學獎」是我的福份,只是時常感嘆人生短暫與無常。不過,我將付出心力,直到人生終了……

本文刊登於二一八年三月《文訊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橫看成嶺,側成峰」 , 用空拍記錄雞冠山地貌

  「橫看成嶺,側成峰」,四位登山豪傑 ( 郭元卿、劉峻傑、洪啟祥、林于喬 ) 協力攀上雞冠山頂 , 用空拍記錄山景地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