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市場保存系列活動第二彈 【最後的巡禮 ‧ 欣欣市場導覽】
謝武強
佇立在岡山空軍眷村中心的圓形的市場裡,聚集了許多經營幾十年的老攤販,道地的眷村菜、在地的老味道、絡繹不絕的招呼聲,最是令人眷戀.......。但欣欣市場的獨到之處,不僅是擁有經營幾十年的老攤販們那讓人眷戀難捨的手藝,亦是臺灣歷史變遷的縮影,種族及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衝突與融合的場所。

欣欣市場又稱”五落仔菜場”是因為當地人又稱醒村為「五落仔」,其一的說法為醒村東西分別有五棟建築外觀相仿的五排樓房跟平房的眷舍,因此稱為「五落仔」;第二種說法是「俄羅仔」的意思,由於中國大陸撤退來台的飛行員多四川或雲南鄉音,在欣欣市場交易時,本地人多聽不懂其意,所以便稱這些飛行員所說的話是「俄羅仔話」,稱村落為「俄羅仔」。

醒村是日治時期日本海軍航空隊高級飛行員的宿舍群,民國38年(1949年)間,空軍官校、空軍通訊電子學校、空軍機械學校相繼在岡山基地復校,大批空軍要員轉進台灣,醒村成為空軍三校遷台後官校飛行教官的宿舍群,因四川成都飛行教官宿舍就叫醒村而名之為”醒村”。醒村建築型態特殊,為2樓和洋式建築,拱圈式外廊為因應亞熱帶氣候而設計,屋內隔間為日式竹編泥牆,饒富趣味。
自2007年後,欣欣市場周遭眷村陸續改建搬遷,軍方一度計畫拆除欣欣市場,引發攤商不滿抗爭,後因開發計畫時程延宕,欣欣市場苟延殘喘至今,但生意大不如前。目前因市地重劃面臨拆除,眷村文化協會與200多個攤商發起就地保留運動,爭取列入文化景觀資產,也盼調整都市設計範圍,讓老市場獲得原址完整保留。
但眷村改建後騰出的空間,成為87期市地重劃開發基地,高雄市政府目前正全力趕工興建,並規劃在仁壽南路、國軒路口另設一處新市場,預計5月底完工,待攤商搬入營業後,已有一甲子歷史的舊欣欣市場即將被拆除。
所以,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特別舉辦【不願告別】欣欣市場保存系列活動,身為岡山空軍眷屬的一份子,更是從小在欣欣市場旁的眷村長大的我,有幸參加了【最後的巡禮 ‧ 欣欣市場導覽】活動,由岡山眷村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張允慧小姐及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黃朝煌先生擔任導覽講師,活動當天甚至有原來居住在醒村的居民,從台北與海外回來參加這有意義的活動,其中一位海外歸國人士還是我的小學同學,大學時期還一同參加過岡山大專青年協會的國小營隊志工服務。
(部分內容資料取自岡山眷村文化協會、古都基金會路克米35期雜誌、岡山國中謝侑真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