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來去開元街!

來去開元街!


 


 圖文/林雲理


 


一條被遺忘的開元街,紀錄著阿公店的商業發展,讓我們來為你敘訴一段故事....



老街思想起


 


老街不僅是每個城鎮發展的歷史見證,更是文明形成的開端。從老街的形成開始,到老街的建築、歷史演變,再延伸到老街的存廢、再造,以及重生。


  


老街,一個劃開時代記憶的歷史建築,在隨著週休二日休閒風的盛起時,成為遊客穿梭古今的入口。在老街,你可以恣意的從一片斑駁的紅磚、挑高的羅馬式廊柱、繁雜華麗的山牆雕刻想見主人家裡富裕的程度,而這些日漸凋敝卻像依舊保有貴族自尊的巴洛克式老建築,正是記載著這些人、這些事的記憶窗口。


 


走在老街裡,不難發現一些敲出農業時代的打鐵舖,那頂著高溫,用心地敲出鐵鍬、鋤頭、犁等生產機具的師傅,是刻畫著那個時代軌跡的大功臣;而象徵當地老行業的在地狀元...最後不妨考慮走進當地的宗教信仰及文史工作室,從整理出的歷史脈絡、舊照片裡,回首老街的過去、探尋當地才有的傳說。


 


 老街裡住著形形色色的人們、紀錄了人們所做的各項活動,亦反映了各個不同時期的所風行的建築風格,舉凡木材、茅草、竹、粘土、磚、瓦、石塊等不同建材,都一一在先人的巧手下修建成形。不管是在有燕尾馬背屋脊的傳統紅磚合院、日治時期的和式木屋,或是華麗巴洛克風格的立體浮雕建築,都脫不了有這些台灣本地建材產物的貢獻。


 


台灣古早味


 


曾幾何時,喧鬧的街道像是消了磁的鐵塊,沒有太多的聲音與喧嘩,只剩下一個古意的名字-「老街」,留下歷史足跡。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往日的熱鬧景象已不復見,但懷著思古幽情,還是可以細細品味昔日的風華。


 


牆壁建材採用土磚,外覆紅磚以防水潮濕,屋頂以天地瓦覆蓋,成一片磚紅色。擁有巴洛克建築、洗石子、閩式紅磚並陳,並有雕花精秀的窗櫺及日光殺菌的大窗戶,洋樓式建築騎樓、紅磚、洗石子立面的日治昭和街屋等不同時期結合的街屋,呈現多樣的老行業與老建築交織而成的老故事。


 


紀錄片將帶您深入開元老街的人文史蹟及風俗特色,走在華麗與古樸的老街上,欣賞古色古香風味之建築,細細體會深刻濃厚的人文氣息~~


 


戀戀開元街



岡山鎮第二街-開元街(目前街上有老店,因為街道未被拓寬所以保留許多舊建築),擁有台灣的老行業,透過紀錄片開拍,讓我來為各位介紹下列的「台灣老行業」:


 


1.肖像畫因為油畫保存容易,照片的缺點與破損,才有人像畫的需求。往往透過一張照片,拼湊出細膩的線條紋理,加上宗教信仰需要,繪製生意會應接不暇,給睹物思情的親人一個寄託,但市場需求降低與入行技術短,照相技術發達,衝擊手工行業的永續經營。


2.打鐵店在開元街中期是需求性相當高,附近鄉鎮的農具都需要依靠打鐵師父鍛造。鐵匠在敲打間面目通紅、汗流浹背,結合力與美,火與光的色彩,吸引你我的深處記憶。後期進口與傳承問題,即將面臨關門,才剩下唯一的店面生存。師傅常覺得農業步入機械化,農具都乏人問津,隱憂岡山的打鐵街會變成照片回憶,心中感慨萬千。


3.碾米店在開元街早期有3家,後來只剩一家,「礱間」是傳統礱穀機加上精米機組成,器具十分龐大,空間挑高與寬闊。面臨進口米與消費習慣,市場需求逐漸無法生存,技術不高與傳承器具維修不易,機械化與建築結構面臨老店會消失。經營者堅持誠信與農民合作關係,要在看到機器啟動的機會是逐漸渺茫,就像運轉時揚起的灰塵,消失在空氣中。


4.菸酒店在早期需要有牌照才能販售,鹽與糖都需要秤兩販賣,斤兩工具都變成古董,目前超商林立,店家只剩下老客戶依靠感情在維繫生意。就在拍攝不久,超過 一甲 子的店家正式走入歷史,留給年輕人一個驚嘆號?


5.修鞋店在早期手工製鞋時期,與擦鞋並為重要,目前機械化壓制造成鞋底容易脫落,雨水與磨損造成皮件壽命短,技術與品質是維持的不二法門,不會有生意的瓶頸。


6.裱框店是藝術與居家的需求,技術與價格會造成生意的影響,受到水墨與油畫接受度降低,其他素材的多樣化,產生立體框的需求,送禮與自用的最好藝術品。


7.種子店是農業時代的需求,販賣給消費者,品質與價格是維持生意的重要性,販賣其他相關榖類與食用品才能兼顧需求。


8.佛具店是宗教信仰不能缺少的行業,手工的毛筆書寫與結婚剪金字,是店家特色。


9.中藥店是養生與治療的民生需求,獨家秘方與藥材的品質,是維持生意的重要關鍵。 



「社區影像」:透過影像創作、社區小故事拍攝等作為社區情感表達、共同議題討論等之切入方式。社區特色、現況、遭遇課題與發展願景,以傳統行業為媒介,結合社區參與及傳統藝術保存與發展等課題,建立有效之社區營造操作機制,作為社區民眾共同思考社區人文教育及產業發展之媒介,進而促進地方產業及觀光之發展。


 


  人情味,古早味,循著老行業的軌跡,彷彿走入時光隧道,探索先民的生活智慧。走尋三百六十行,沒落的是手工傳承技藝,民俗的希望寄託,促使我們需要紀錄保留影像,下一步我將繼續走訪岡山的老師傅,將你的好手藝呈現,作為鄉土教育的珍寶。


 


懷舊新風貌 


 


在台灣的許多鄉鎮幾乎都有一條較古老的街道,有的因時代的變遷而改頭換面,變身為現代化的街市;有的則維持昔日風貌,一派悠閒的景象;但也顯得落寞許多。介於兩者之間的則為賦予老街新生命的再生工程,使老街呈現昔日繁華的景象。


 


台灣目前對於形象商圈的經營,是以現代化企業經營理念與方法,來協助傳統老街重現獨特商圈形象,並能夠與當地人文、飲食風貌、景觀等特色相結合。以三峽老街(古名三角湧)作為例分析,三峽是全台僅存最完整的聚落型態的古老市街,兩側街屋以長形連棟式店鋪住宅為主。早期因煤礦、樟腦、茶葉及染料的產銷而繁榮。因此形成三峽地區的染布行不僅種類多、規模大,且牌坊上都留下了「染坊」的字樣而成為當地的一個特色。三峽老街由於本身具備了文化、市集、生態、歷史及各種的特色小店,再經由顧問公司的規劃輔導,現今已成為一個週休二日休憩的好去處。


 


然而在老街的經營上仍面臨許多的問題,諸如商圈經營和特色無法跳脫出通俗模式,而無法突顯出在地文化的精神和獨特性,再者是在地社群組織未凝聚共識,這些均影響著老街的經營與發展。


 


台灣老街的商圈最普遍問題,不外乎社區居民沒有遵守共同規範的共識;招牌要統一或是同中求異;老街資產未能善加利用;還有除了主要的客群外,也要顧及其他客群。而在未來的環境預測上,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台灣將著重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地方產業的升級轉型,還有三生一體的永續發展,以及體驗經濟的時代來臨。而產業發展的目標,將以地方自主行動激發為主。


 


全台灣有多少條老街?我們常常稱歷史悠久且富有特色的街道為「老街」,民眾往往到老街總愛看些特別的事物,但鮮有人注意老街的產業文化。


 



與其拓寬它,不如活化它



南藝大建築所教授曾旭正提出老街再生之構想:
一、首先爭取專款鋪上石板路,並在街頭街尾豎立導覽圖介紹老街與鄰近據點動線,並禁止大型車輛進入,以維持街道暢通與舒適的空間。

二、在岡山舊火車站邊設停車位,讓遊客停放車輛,然後步行暢遊老街,然後繞道進開元街,再回到停車地點。剛好連成一條旅遊路線。在銜接道路上製作指標指引。
三、維仁路好多小吃勝於那些門庭若市的觀光老街,只是人家是有規劃的聚集人氣,而岡山的小吃卻是散居各角落。



四、較有歷史價值的建築設法鼓勵保留,此外有特色的古厝也儘量鼓勵外觀維持原樣,內部如不堪使用,可以適度整修再利用。
五、綠美化街道,營造鄉土風格的街屋,不僅可吸引遊客,還可以營造舒適的居家空間。招牌不必多不必大,但店面要佈置得有特色,做好環境的清潔與空間的美化,更是永續經營的不二法則。


 


岡山居十字路口的優越位置-「山海之間」的交通十字路口-台南(台灣府城)與高雄(鳳山縣城)間的交通必經之路;同時也是阿蓮、田寮「山區」與彌陀、梓官、永安[海墘]間產物交流必經的中心。如此優越的位置,由不同的地點發展,成不同階段的阿公店商業聚落。


 


老街的發展目標就確立在必須成為一處集文化、休閒、觀光於一體的商街,方能永續的經營下去。開元街就具備如此條件,直得去開發它。走在街道上,多變的商業活動可以懷念,少數保存的傳統行業,近年來成為發展觀光的地方特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南成功大學(原台南工學院)學生李武昌叛亂案之探討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 張哲男 1960 年代(高中時期)每次從資訊中看到「 228 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提問長輩時,立即告誡「 囡 仔人有耳無喙」,只能聽不能說。當時總覺得既然有人違法,判刑,就應該讓全民警惕,以免重蹈覆轍。基於好奇新的驅使,在心中一直懷著探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