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阿蓮瑰寶 改造社區



阿蓮瑰寶  改造社區


 


大崗山人文協會的努力,才有如今成果,致力於人文教育,深受好評與肯定,生態環境為當前議題,文化資產維護齊步。


 


文:蘇福男


 


話說源頭


大崗山人文協會成立於1999516日,是由一群熱愛鄉土的年輕教育工作會員,犧牲奉獻個人的休閒時間,致力於大大小小社區營造活動,使阿蓮鄉社區有了很大的文化水準提升。


 


本會雖然是由一群阿蓮在地的年輕教育工作者號召組成,但協會成員包括士農工商各階層都有,大家基於一種熱愛故土家園的心情,共同分工合作、努力貢獻所長回饋鄉里,同時克服萬難出版「大崗山社區報」,作為傳達社區理念、凝聚社區意識的急先鋒。


大崗山下一群年輕教育工作者,展開以人文營造家園的理想,經過將近8年的營造活動,大崗山地區的人文歷史更加豐富。也在滿八週年前紀錄故事,帶給更多想為社區努力的社團借鏡,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阿蓮社區電子報


大崗山人文協會組織緣起於從高雄市遷居阿蓮鄉的自由時報記者蘇福男,在阿蓮鄉創辦「阿蓮社區通訊」電子報,以社區刊物喚起居民的社區意識,「阿蓮社區通訊」電子報由於編排活潑,內容異於時下八股的社區刊物,引起讀者廣大迴響,蘇記者藉由社區刊物傳達社區理念,並舉辦藝文活動,豐富鄉親的精神生活。


「阿蓮社區通訊」電子報雖然叫好又叫座,在19992002年歲月中默默耕耘,後來阿蓮鄉一群國中、國小教師得知後,加入了中路國小許敬文、甘鳳琴老師、阿蓮國小鄭淑鵑、陳麗娟老師、橋頭國小陳志鵬老師、童心成長園園長張美娟和吳佳芬小姐等,發行「大崗山社區報」除每月固定發行一期,免費供社區民眾索閱外,還透過電腦網路將每期內容上網,以發揮更大傳播效果。


 


宣達人文理念


   大崗山人文協會在推展社區人文活動方面,


大崗山人文協會在寒暑假均為國小學童舉辦小記者研習營,寒假並規劃人文研習課程,本會並與高雄縣文化局共同舉辦大崗山之美攝影比賽、阿蓮之美寫生比賽,喚起大崗山下子民對家園的情感。


  最近大崗山人文協會又將社區營造重點,擺在大崗山鐘乳石洞上面,大崗山昔日「十八洞天」景觀聞名全台,但隨著炸山採礦、物換星移,十八洞天大多傾頹淹沒於荒草間,為世人所遺忘,舉辦「大崗山石母乳」導覽活動,吸引近百人一探鬼斧神工的鐘乳石洞穴,由於活動經由華視、聯合報、自由時報、台灣日報和民眾日報等媒體報導,獲得廣大民眾迴響,相繼向大崗山人文協會探詢何時將再舉辦導覽活動。


為了讓更多民眾親近大崗山,了解這座寶山,進而愛惜、保護它,大崗山人文協會特地籌組了一支「十八洞天導覽解說小組」,由劉亞平、許進丁、黃文賢、甘鳳琴、許敬文等五名老師擔任解說員,帶領民眾尋幽訪勝。


 


社區刊物發行


大崗山人文協會為協助大崗山地區文史團體發行社區刊物,創辦「大崗山社區報」,為岡山區第一份社區報,已出刊13期,後來轉型為「大崗山社區雜誌」出刊,為高雄縣的社區營造再創新里程碑。

   
大崗山人文協會集結了岡山、路竹、阿蓮熱心人士投入社區營造行列,為凝聚社區意識,排除萬難創辦社區報,因內容精緻充實,每期出刊就被索閱一空,獲得熱烈迴響,因發行經費及轉型等因素暫時停刊。


   
大崗山社區雜誌是一本菊八開大小的刊物,採雙月刊發行,內容包羅萬象,有老照片說故事、社區新聞、地方典故、社區人文歷史、文獻檔案、探討社區公共事務議題、反映鄉親心聲、人物專訪等單元,期望各界支持,發揮社區營造傳播功效。


 


因為有你會更好


從定居阿蓮開始,秉持著一股愛鄉的熱情和優異的撰寫能力,從早期的社區報至今日的大崗山社區雜誌和專案專輯至今,已喚起在地的認同。在結識教師劉亞平、陳麗娟夫婦後,陸續引進許進丁、陳志鵬等在地服務教師的分工參與,和更多的親戚好友張義欽、吳俊隆等加入,稍後如虎添翼的加入童心幼稚園園長張美娟和其先生潘兆鴻,和近年來黃魏慶對生態廣域的視野,建立了較長期而穩定的發展基礎,提升在地的文化水平,如今已獲得各界的肯定與支持。


 


 


 


大崗山人文協會


http://zih.loxa.edu.tw/da/


大崗山社區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南成功大學(原台南工學院)學生李武昌叛亂案之探討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 張哲男 1960 年代(高中時期)每次從資訊中看到「 228 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提問長輩時,立即告誡「 囡 仔人有耳無喙」,只能聽不能說。當時總覺得既然有人違法,判刑,就應該讓全民警惕,以免重蹈覆轍。基於好奇新的驅使,在心中一直懷著探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