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籮筐會與籃筐會


籮筐會與籃筐會


 


文圖/張詠斯


 


 


「ㄋㄚˊ  ㄎㄚ  ㄏㄨㄟˋ」『台語發音』


 


『籮』--用來篩米或其他用途的圓形竹器。


 


『筐』--用來盛東西的器具,方形的竹子或柳條所編。


 


『籃』--用藤或竹編織,用來盛東西的器具。



參考資料:


國語日報字典/國語日報社八十八年出版


新編國語日報辭典/國語日報社九十年出版


  


「考證」民76年籃筐會期間舉辦「阿公店禮讚」(第十屆曾朝來鎮長)。註:高縣文獻第四期


  


籃筐會故事緣由:


 


    岡山一年三次大趕集,超過一千多家攤販,綿延兩公里長道路搭滿帳棚。民國十三年前,還保持以物易物的古風,沒有錢幣交易行為。早年販賣畚箕、竹擔、竹籃、竹椅、圓木櫈、中藥材、鐮刀、鋤頭、粗繩、漁網等,清朝乾隆末葉開始,已經有兩百年歷史的高雄縣岡山鎮籃筐會,將於中秋節前一晚熱鬧舉行,鎮公所將提供更多元化的節目或攤位給公益團體、社團,讓百年籃筐會更能回歸傳統民俗風味。


 


    岡山籃筐會為台灣最大的趕集夜市,估計每次籮筐會約可湧進20萬的人潮,為岡山的一大特色,一年三次分別為農曆323媽祖生日、814中秋節前夕及915義民節。


 


    籃筐會約有1800多個攤位,隨著時代需要,傳統式攤位逐漸減少,各類家庭百貨攤位佔了9成以上,愈來愈像各地每週定期推出的夜市,岡山沿襲傳統的市集如同超大夜市,更加吸引人潮,每晚都會造成岡山省道塞車。


 


籃筐會的轉變:


 


    岡山有社區營造推動者見到籃筐會有淪為夜市的跡象,因而建議公所最好每次舉辦都應安排一些主題區,例如推動蜂蜜產業,或羊肉,或豆瓣醬等,藉外地人湧入逛市集踅夜市時,藉機推銷岡山產業特色與文化,讓籃筐會更具意義。


    一場別具特色的傳統民俗盛會,要帶您去看看,這是高雄岡山一年一度的籮筐會,正式登場了,各式各樣傳統農具,擺滿兩公里長的街道,還有攤販當場打起響板,唱起牛犁歌,現場洋溢著一股濃濃的古早味。


    響板,牛犁歌,老闆逗趣的表演,為岡山籮筐會正式拉開序幕,這場傳統民俗市集,地上擺的,全都是非常罕見的傳統農具,賣東西的,更是身懷絕技,瞧瞧這位老漁夫,當場秀了一手結繩技藝,還有民眾戴著斗笠,玩起了童玩,現場真是古早味十足。 流傳了兩百多年的籮筐會,是早期農閒時期,居民用來交換日常用品的傳統市集,發展到現在,更像個大型夜市。皮包皮夾皮飾皮帶公事包霹靂腰包通通一百塊五百賣一百三百九拼現金賣衣服,賣鞋子,賣石板烤肉,有傳統有現代,來一趟岡山籮筐會,包準你滿載而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橫看成嶺,側成峰」 , 用空拍記錄雞冠山地貌

  「橫看成嶺,側成峰」,四位登山豪傑 ( 郭元卿、劉峻傑、洪啟祥、林于喬 ) 協力攀上雞冠山頂 , 用空拍記錄山景地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