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籃筐會與岡山羊肉文化節




不一樣的籃筐會?


籃筐會與岡山羊肉文化節


                                                   /陳詠笙


 


  籃筐會!岡山特有的傳統活動。筆者初到外地求學時,每當籃筐會接近的日子,總是興奮地想衝回家鄉「逛逛」籃筐會,興奮的跟朋友提到這個岡山最具特色的趕集活動,對於這狂熱的舉動總令身旁的朋友感到疑惑:到底什麼是籃筐會?


 


籃筐會vs夜市


  籃筐會是什麼?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熱鬧、供人買東西、消磨時間的活動。幾十年來,籃筐會的型態一直在改變,今天的籃筐會已轉變為夜市型態,而徒具籃筐會的空殼,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如今籃筐會中的傳統攤位少之又少,甚至瀕臨消失,面對這樣的窘況,我們不禁要問到,這樣的籃筐會是否值得繼續保留呢?


 


  現在的人已逐漸遺忘過去台灣社會的生活方式,偶爾聽到老一輩的人提起過去艱苦的生活,就連平常燒飯都要先擔水燒柴,但空氣乾淨、水質清澈、還可以在河裡抓魚。現在許多年輕人恐怕無法想像,吃一餐得先擔水燒柴是如何的情景?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也使這些技能派不上用場,在比過去社會更加繁榮便捷的現今,人們大多只知道一昧向前衝,卻忘了回頭看看過去的淳樸,而逐漸忘卻許多先輩所流傳下來的美好事物,以及它們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民國七十年起,夜市文化開始在岡山地區萌芽,同時也滲入影響了籃筐會,使籃筐會變得更加新鮮有趣,逐漸變成一年三次的休閒娛樂聚會,然而幾年下來夜市文化已逐漸取代籃筐會的本質,假如問問本地國中生,大部分只知道它是逛夜市的好去處,對傳統文化的遺忘,筆者認為這是籃筐會最應思考並解決的問題。


 


  時下的岡山年輕人多半不了解籃筐會存在的原因與意義。時至今日,籃筐會的意義已經轉變,從原先為生活所需而產生的趕集行為,轉為休閒與娛樂取向,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若我們執意排除象徵夜市的娛樂攤位僅保留過去籃筐會的傳統攤位,那籃筐會必定會流失大量人潮,那這樣的籃筐會還會有人想逛嗎?若一昧的去除這些夜市文化的經營方式,不如換個方式讓傳統文化與現在的消費文化能互相結合。


 


籃筐會與岡山羊肉文化節


  近幾年來,岡山鎮公所將岡山羊肉文化節與籃筐會一同舉辦,企圖透過籃筐會的大量人潮,進而宣傳岡山別具特色的羊肉產業。然而羊肉文化節配合籃筐會一同舉辦,則必須找到兩個活動共通點來相輔相成,並且訴說兩者的文化內涵,否則將會淪為到羊肉文化節吃完羊肉後,再順道去逛逛籃筐會的文化大拜拜。



  在過去岡山鎮曾是台南府城與高雄鳳山縣城的交通必經之地,也是山海之間產物交流的必經之地,在地理位置屬於十字路口的優越環境,這樣的背景使岡山成為大岡山地區的中心地,籃筐會便是在這樣優越的先天環境下所形成的趕集行為,一種過去岡山鄰近鄉鎮每年匯聚到岡山進行交易所形成的商業模式。其中從沿海來的海產、漁具,從關廟來的竹製用品,當然也包含山區來的山產、羊肉。


若仔細思考,岡山羊肉正是取自於田寮山區的山羊,在岡山經過長久的發展,發展出獨特的羊肉烹調方式與店家譜系,變成全台著名的岡山羊肉。


 


  回顧岡山籃筐會在80年代左右逐漸受到夜市的搶攻,時至今日夜市形式的攤位已經佔據籃筐會的大部份,居民們雖然延續過去習慣說著「來去逛籃筐」,實則跟逛夜市沒什麼不同。岡山羊肉文化節在2004年首度舉辦並在次年結合籃筐會擴大舉行,夜市型的籃筐會更加添了羊肉文化節的宣傳與娛樂性,帶來了更多人潮,但兩個活動的連結尚需更多更緊密的意涵,並說明其各自所代表的岡山文化。



台灣各地的文化活動、文化節逐漸夜市化似乎是一種時代趨勢,但這也是順應了是居民的消費型態與生活型態的改變,面對這樣的文化環境,我們需要謹慎思考傳統文化與時代趨勢這兩者之間的解決之道,無論是筐會或羊肉文化節,力求不失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又能符合社會大眾的需求,也期待有更多關心岡山的朋友共同討論,也盼望各方賢達不吝指教。


 


如今具有濃厚鄉土色彩的特有傳統民俗盛會「趕集」活動,為何只剩岡山保存?籃筐會今後的定位與傳承,留給後代子孫將會是什麼樣子的文化資產,值得人們深思與探討。他說,連續兩天假期加上勞動節假日,有遠從屏東、台南、嘉義前來共襄盛舉的民眾,都表示岡山籃筐會的地點在河華路舉辦,停車需要規劃專用停車場。


 


(作者為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系學生)


 


附記:


籃筐會是一種「定期市場」,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宗教活動的日子、地點是大家最不會忘記。因此每年舉辦三次,且每次都有特殊的意義。這三次分別是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八月十四日(中秋節前夕)、及九月十五日(義民爺生日)。國歷日期為200759 ~10日、924~25日、1025~26日,主辦單位為岡山鎮公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南成功大學(原台南工學院)學生李武昌叛亂案之探討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 張哲男 1960 年代(高中時期)每次從資訊中看到「 228 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提問長輩時,立即告誡「 囡 仔人有耳無喙」,只能聽不能說。當時總覺得既然有人違法,判刑,就應該讓全民警惕,以免重蹈覆轍。基於好奇新的驅使,在心中一直懷著探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