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佳冬客家庄 人文古蹟 知性之旅 ~ 客家文化的保存


 

 
                          
 
 


                                           台南一中  謝昌廷

                                            在風和日麗的上午,開啟了今天的旅程。

第一站首先來到了佳冬鄉的客家文化的重地—「下六根」,並請到了當地茄冬文史協會的楊景謀理事長為我們導覽。首先,所踏入的地方是楊氏宗祠,映入眼前的不是平常所熟悉的半月池,而是造型非常特殊的太極兩儀池,而且池的周圍分別種植了象徵著客家精神的五種花草—樹蘭、夜合、桂花、木蘭還有含笑,為整個風景添上了不一樣的意涵。

而隨著楊老師講解,發現了客家人與閩南人有所不同的習慣。客家人的宗祠並沒有祭拜神明,神明在廟祖先在祠是他們所遵守的習俗。至於建築方面,前人的手藝也是不可忽視的,剪粘與交趾陶的作工精細,將略為嚴肅地的宗祠天上一些活潑的色彩。

接下來,我們通過了詩人步道,欣賞了許多客家詩人(如曾貴海、吳錦發等人)的創作,步行到蕭家古厝。古厝的佔地極大,由此可知一定是古時候做大官大爺的才有辦法能擁有這麼大的地。在內,導覽人員為我們一一介紹了各樣的房間,當聽到古宅內有將近三十間的房間,而且曾經100多人一起生活在這裡,吃飯時一開就是10桌,搞得像打仗一樣,想想就覺得恐怖。

 離開了蕭家古宅後,馬上前往下六根之旅的最後一站 ~ 楊家祖厝。在楊家祖厝最令我感動的是楊老師訴說著他們重新整修祖厝時的故事,原本在祖厝大門旁有兩棟樓,楊老師為了客家文化資產保存想把古厝重整修必須把樓拆掉,然而,家族人們卻是意想不到的答應。這是多麼珍貴而且不容易的一件事,這是需要家族人們的不計較,並且有心想要將自身的文化傳承下去才能做到。

經過這次的客家文化之旅,我學習到不少東西,尤其是對於自身文化的認知、肯定以及體會到傳承是多麼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台南成功大學(原台南工學院)學生李武昌叛亂案之探討

  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 張哲男 1960 年代(高中時期)每次從資訊中看到「 228 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提問長輩時,立即告誡「 囡 仔人有耳無喙」,只能聽不能說。當時總覺得既然有人違法,判刑,就應該讓全民警惕,以免重蹈覆轍。基於好奇新的驅使,在心中一直懷著探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