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8日 星期一

拿聽診器治病、用詩療心的醫生詩人 ~訪鄭炯明醫師











                                 蔡慈雲 蔣榮福 劉天賦 林景星 聯合採訪

太平洋的風
吹來故鄉的蕃薯之歌
騰躍的音符宛如母親的叮囑
殷殷繫住遊子的心
 
凝視 回眸 思念是離別三重奏
歸途再遙遠
臍帶的血脈相連 
您終是我此生最後的戀歌…

醉吟鄉愁的旋律
悲劇的想像 依舊
我要當一名英勇的戰士
凱旋之後
豪飲千杯
祝禱永遠的愛  不息
再輕身縱入死亡的思考淵池~

笠之原野
響徹我今生最高亢的笙笛

:《蕃薯之歌》《凝視》《三重奏》《歸途》《最後的戀歌》《悲劇的想像》《死亡的思考》是鄭炯明醫師的所有詩集,《永遠的愛》是他的台語創作歌詞集,《笠》詩刊則是長期滋潤他創作的沃土。)

                                  

                                     每一個人都希望  擁有一把通往幸福的鑰匙

    曾經1948在福爾摩沙這塊土地上送子鳥揮動幸福的羽翼,飛入高雄鼓山區的鄭姓人家,帶來了一位與生俱來的詩人~他,就是鄭炯明醫師。
    故鄉在台南佳里,阿公鄭定很早就失去了父親,十幾歲到中藥店當學徒,婚後自己開桔井藥房,後來開始做中藥批發生意,也研究中醫藥理、開藥方,幫助地方上貧病孤苦的人,是當地所謂的「大善人」。   
    父親12歲就離家到台南一中(現在台南二中)就讀,後來到日本的九州醫專(後改為久留米大學)讀書,回來時在高雄鼓山的台灣水泥公司醫務室任職,不久搬到元亨寺附近買房開業,每天病人很多,從早忙到晚,家裡四個孩子(一個妹妹,兩個弟弟)都是母親在照顧。後來元亨寺那些師父,老了生病了都請他出診,真覺得父親也承續了阿公濟世救人的精神呢

        早期的高雄市是從鼓山區和鹽埕區開始發展的,炯明醫師在哈瑪星出生,小學就讀鹽埕國小,低年級時爸爸會請三輪車接送他上學,中年級之後就走路或搭公車上學。以前沒有書店,放學後他常在報攤上看漫畫,當時全台灣都在瘋諸葛四郎的漫畫,有一次看得出神了,連導師(王朝江)走到面前也不知,隔天還在聯絡簿寫上「學生鄭炯明看漫畫」讓家長簽名,真是一個很特別的記憶!五、六年級時,學校有一些小本、改寫的偉人傳記,印象比較深的是《富蘭克林傳》和《俾斯麥》。那是個惡補最厲害的年代,尤其是五六年級,下課大約三點多,再上兩節課,回家吃過飯,再回去補習到晚上八、九點。那也是個學校老師體罰嚴重的時代,好學生比較少被體罰,炯明醫師多半是沒將秩序管好才被體罰,後來考上雄中初中部,畢業後直升高中部,在雄中讀了六年。
    當時的週記要用毛筆寫,因為炯明醫師認真寫,學期末得了特優獎,獲贈吳濁流著的《孤帆》(亞細亞的孤兒)一書,算是他的文學啟蒙吧!初三時在高雄大業書店買了《文壇》(穆中南辦的大型文學刊物)來看,書中會介紹世界文學思潮,還常介紹福克納、卡繆、卡夫卡等世界有名的作家,此外,就是看報紙的副刊。所以,炯明醫師的文學閱讀是從《文壇》雜誌開始。
    無可否認的,這樣的人生起點,對炯明醫師而言,算是幸福的搖籃吧 !

                                                                     迎著晨曦  向未知的命運走去

      初三時的國文老師對炯明醫師的作文很讚賞,對他都是莫大的鼓勵,後來也曾在《文壇》刊過一首詩。升上高中後,許文源導師的國文教學很棒,大家都喜歡上國文課,後來許老師又鼓勵他們辦一個小刊物,雖然才三期就結束了,卻也在醫師的心靈撒下創作的種子了。高一高二他開始對外投稿,當時台中有個地方報紙《民聲日報》,有大篇幅的學生園地,雖沒有稿費,卻是一個練習的園地。高三時,在大業書店看到《笠》詩刊,就像陽光滿佈的晨曦,開啟了他的神奇迷幻之旅~詩的創作之路!
    持續一年向《笠》詩刊投稿,除了獲得刊登外,詩刊的重要詩人陳千武(桓夫)老師要舉辦一場「鄭炯明作品討論會」,對剛就讀中山醫專的他,確實是莫大的肯定與榮耀啊 !也許是天生偏向冷靜、理性的個性,以及受到艾略特(英國詩人)「詩是情緒的逃避」的影響,還有醫學訓練讓他能客觀地看待事物。學醫的他沒寫浪漫的抒情詩,卻讀了一些陳千武老師翻譯的日本現代詩,尤其是村野四郎的《體操詩集》,因為對「德國新即物主義」有所研究,詩的表現方式有別於過去,在詩的書寫中,有驚訝性、創造性,也呈現對生命、人生的一種獨特的關照方式,因此啟發了炯明醫師對詩的創作有更新的切入點。於是,陳千武將他的作品:﹤熨斗﹥、﹤蚊﹥、﹤我是一隻思想的鳥﹥、﹤蝴蝶 ﹥、﹤再見﹥、﹤石灰窯﹥等六首詩以「二十詩抄」為題發表於《笠》第二十三期,那年他二十歲。「這些詩歷經多年,即使現在拿起來看,還是覺得很感動,絲毫不覺得有時代的隔閡」說這話的炯明醫師透露著自信的眼神,令人懾服。
    這些詩雖以詠物的觀點出發,實則帶有對時代、對社會現況的不平之鳴呢!
其中舉「石灰窯」一詩為代表:
 
烈日下的石灰窯是燃燒的
在它深邃的底部,鐵銅色的皮膚
因熱而哭泣
哭泣這愛恨已分不清的年代
我們的幸福已然腐朽
已然成為焦爛一片

沒有選擇存在的權利
我們像一群飢餓的灰石在等待燃燒
我們已明白,這世界
唯有燃燒才能令我們忘記一切
忘記戰爭,忘記死亡
忘記抹不掉的歷史辛酸

於是我們默默地燃燒
默默地成為灰燼
   
   藉著詠物之喟嘆,寄寓作者的悲懷,是一種極深的控訴啊!也讓我們知曉:創作來自現實生活,而非無謂的呻吟。
  「二十詩抄」可說是炯明醫師真正詩旅程的出發。也因人生的機緣,結識了陳千武、李魁賢、陳明台(陳千武之子)等詩人,讓詩壇新秀得到了閃爍熠熠的舞台,也在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歸途》,算是他初試鶯啼的大放異彩。

                                    我是一隻思想的鳥  翱翔於大灰布的穹空

    也許是承載了阿公與父親的生命脈流,炯明醫師除了對詩的追求與自覺外,也有濃厚的社會關懷精神,即使在過去的戒嚴時代裡,他仍然多方關切社會動向,並在詩句中暗含深意。曾說他追求的創作目標就是:用平易但蘊含深刻意義的語言寫詩。雖然詩的語言是客觀的,卻要有弦外之意。「我嘗試用平易的語言,挖掘現實生活裡那些外表平凡的,不受重視的,被遺忘的事物本身所含蘊的存在精神,使他們在詩中重新獲得評估,喚起注意,以增進人類對悲慘根源的瞭解。」當時年輕的歲月裡,好似就已藏了一個老靈魂在身呢!
    在醫專求學的幾年,常和陳千武及詩社的一些詩人研究討論,逐漸對他的創作有了更寬闊的視野,也將這些內心的思維化成了對這塊土地的關懷,特別是對社會上一些不合理的現象,以及小人物的生活悲情,都成了醫師筆下鮮活的題材呢!曾有「闇中問答」一詩也揭露了他內在深切的使命感,年輕的生命就充滿了對時代與生存空間的高度參與感,詩的寫作不但沒有讓他落入「存在主義」的虛無感,反而能樸實地表達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所思所感,一種不得不說的表現。他深深明白,詩人不該只躲在自己的象牙塔裡,唯有和土地、人民連結的創作,才具有文學生命力,是這樣的詩觀,讓他的作品有了深刻而豐富的內涵,以及凝練的筆力!
    在晦澀不明的當代詩潮風格之下,他認為詩要有新的創作題材,讓讀者感到驚訝、進而認同;再來是自我風格的建立,淺白的文字下能有深刻的批判、隱喻性,要讓讀者能體會到內在的蘊含精神;最後,還要能打動讀者的心,讓大家能夠感同身受、甚至覺得感動…。
    是天生的詩人性格引領他走向對生命、土地的關懷,還有行醫的生命經驗深化了創作的題材。相信阿公、父親的悲天憫人胸懷都集結在他一身,也有了更極致的表現、永恆的影響。
    滿懷對人世的關切與希望,並沒有因為環境的困阨、挫敗而讓詩人退縮放棄呢!「旅程」一首更透露詩人的殷切與堅定。

從夢中出發
去尋找
不受污染的愛
是一次痛苦的旅程

當然
沒有經歷挫敗和恐怖的你
永遠無法理解
也無法想像

從夢中出發
穿過恨的鐵絲網
抵達目的地時
也許正在狂暴的沙漠中
也許正在燃燒的森林裏
無處可逃

這時,所有的希望
會化做一隻不死的鳥
沖出
飛向故鄉的天空
不再回來
   
    就像翱翔於天際的大鳥,展翅而飛,羽翼堅實,眼神裡,是不變的方向!

                                            我們都是太陽的孩子 都在追逐一個不死的夢想

    退伍之後、行醫生活的開始、結婚生子的過程,都是另一種現實生活的磨練。剛退伍在市立大同醫院當住院醫師,升上主治醫師沒多久,就出來自己開業了。雖然行醫生活非常忙碌,炯明醫師的創作並未因此而停歇,當然最要感謝的是另一半的支持,他提到,太太(楊明芬女士)不僅肩負起持家、教子的重責大任,還是他的第一位讀者呢!每每有新的創作,除了自己反覆吟詠外,總會拿給親密愛人試讀,如果太太提出一些看法或疑問,他會再次修潤作品,讓詩的意象能直通讀者的閱讀經驗。
    不可否認,這段日子是生平最忙碌的,卻也是將自己的關懷觸角延伸的時機。除了詩的創作外,也長期支持、幫助《笠》詩刊的運行、擔任社長。另外,1981年和葉石濤老師等南部作家創辦《文學界》雜誌,並擔任發行人,積極推動發展台灣文學。《文學界》停刊後,又在1991年創了《文學台灣》雜誌。除了對台灣本土文學的推展不遺餘力外,舉凡這塊土地所發生的種種社會現象,都看得到炯明醫師親臨現場、出錢出力,又書寫詩篇的熱血行徑呢 ! 他始終認為這是身為一個人的「潛在」體認,並非只有詩人作家或醫生才有的使命感,正因為如是的目標,讓他交出了一本又一本撼動人心的著作 !
    於是,一手寫著詩句,一手又馬不停歇地和文友們守護這塊土地的文學發展,期許在困阨的日子、物資缺乏的情況下,滿懷文學夢想的大家能夠更具堅定的信念,共同創造屬於台灣人民的文學。1996年成立文學台灣基金會,更讓這股力量確實有了紮根、茁壯的機會。走過威權統治的世代,人民意識的覺醒,走過危機四伏的荊棘路,他催促、呼籲所有的台灣作家,能勇敢追求、建構文化的主體性與認同性。
    或是突破重圍的千種決心,也是壯士齊聚、共創佳績的士氣,這枝有力的筆除了在紙上勤耕外,接地氣地探看人民的心聲、俯首襄助的解囊氣概、無盡的走訪腳步…,本土的、海外的努力奔走,都是炯明醫師轟轟烈烈的文學生命風景。「他的詩表面上讀起來沒什麼疑問,但是認真去讀,世界之深,反抗意念之強…」是這樣渾然天成的風貌,讓他的詩想深入現實的核心,寫的是社會詩,仍然保有詩的藝術性,並且擁有深切的意義與隱喻性。
在「給雲」一詩中,我們看到詩人對追求存在意義的力量與堅持!

不要告訴我你沒有家
不要告訴我你聞不到泥土的芳香
不要告訴我你喜歡流浪
不要告訴我你那善變的表情
代表何種意義

我,樹葉上的一顆小小露珠
正等待陽光把我蒸發
毫不留情地蒸發
沒有消失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我們都是太陽的孩子
我們都在追逐一個不死的夢想

    他是詩集的園丁、推動、承續文學運動的薪傳者、慷慨付出的台灣文學的守護英雄,堅毅的志氣和無悔無懼的勇氣,真的令人佩服感動啊!
  
                                                                     生命仍將延續 一如潮汐永不止息

    偌多的文學運動刊物的運行推展作家的集結聯繫,佔去炯明醫師很多的時間,曾經,有十餘年未出版詩集的他,等待一切任務都建立穩妥後,再次回到創作的世界。除了2015年主編《笠之風華》(創社50週年《笠》特展)、2017年主編《文學的光影》(從《文學界》到《台灣文學》),也擔任文學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更於2018年出版了詩集《死亡的思考》,披露了他對生命旅路更深沉的思考與感發。
    所謂天地,萬物之逆旅;光陰百代之過客」生命有時而盡,再長的人生終究要走向死亡的路。但是,人的軀體會毀壞,文學的生命卻可以永恆不死。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與其庸碌過一生,不如豐偉燦爛地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來。進入古稀之年的炯明醫師,始終認定詩的創作應該呈現台灣知識分子的內在省察和自覺--於是,他用他的思想,用他的醫術,來醫治這個社會眾生,心靈與肉體上的毛病。
    如何面對死亡,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功課,而這階段的炯明醫師,曾經為人子、人夫、人父的角色,都讓他歷經多種人生經驗,而今,又多了阿公的角色,非但沒有讓他感覺到蒼老的心態,反而以一種成熟的睿智來思考死亡的各種面向了。
    在這本詩集裡,詩人並沒有讓「死亡」扮演了令人心生恐懼的可怕面貌,反而是極其平易親切的溫馨可人。
    其中一首「死亡的背影」格外令人深思不已,也對死亡多了幾分雋永與親切之感。

自從懂事以來
我曾對你產生好奇
但不管如何努力
都只能看到你的背影
那若有若無的背影

某日午夜
我緊跟隨著你
穿過密林,穿過山谷
突然,我加快腳步
企圖超越你
想看清你的面貌

而你驀地躍入一處無底的深淵
我哀叫了一聲
嚇出一身冷汗
夢也醒了
感覺變成你跟隨著我

到底是我跟隨你
或是你跟隨我

不能看清你的面貌
並不能減少我生的意志
只要看到你的背影
我就感覺生的存在

    是的,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決定它的深度,務求一生的精采,不論長短。以前,大家也諱談「死亡」,逐漸地,我們都清楚這是人生必經之路,與其忐忑憂懼地逃避,不如坦然面對吧!能夠放開心胸以平常心面對,更懂得珍惜每個片刻,這樣的生命軌跡,無憾也無悔了!
    誠然相信「死亡的思考」這部詩集只是炯明醫師睿智生活的停歇站,一如他炯然明澈的眼神般--生命的列車依然前行,未來,他仍會繼續辛勤耕耘這塊屬於「詩」的園地。
    身為後輩的我們,在多方研讀炯明醫師的智慧結晶外,尤其要向這位「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書生、詩人、醫師、文學運動使者,致上無限的敬意!


鄭炯明
  1948年出生於高雄,曾任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內科主治醫師。1968年加入笠詩社。1982年與葉石濤等南部作家創辦《文學界》雜誌,並任發行人,積極推動發展台灣文學。
  《文學界》停刊後,1991年再與作家學者創辦《文學台灣》雜誌。2005高雄世界詩歌節策畫人、2007年台蒙詩歌節策畫人。
   曾任台灣筆會理事長、笠詩社社長,現為文學台灣基金會、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曾獲笠詩獎、吳濁流新詩獎、鳳邑文學獎、南瀛文學獎、高雄市文藝獎。
   著有詩集《歸途》、《悲劇的想像》、《蕃薯之歌》、《最後的戀歌》、《鄭炯明詩選》、《三稜鏡》(與曾貴海、江自得合著)、《三重奏》、《凝視》、《永遠的愛-台語歌謠創作集》、《死亡的思考》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橫看成嶺,側成峰」 , 用空拍記錄雞冠山地貌

  「橫看成嶺,側成峰」,四位登山豪傑 ( 郭元卿、劉峻傑、洪啟祥、林于喬 ) 協力攀上雞冠山頂 , 用空拍記錄山景地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