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

前峰文史札記三則:鋒→峯→峰、火攻營、前鋒港

 


                                             劉天賦

目前岡山區的範圍中,最早有漢人集體農墾的聚落,應是鄭氏王國的兵屯聚落,依據考證史料,(依最初的漢字書寫)也就是前鋒、後協、為(圍)隨、前鋒仔等庄頭。本文乃整合幾項與前峰相關的個人文史研究心得,敬請指教。

前「鋒」到「峯」到「峰」的漢字演變

台灣地名的漢字的大變化,一般人多以為是在日治1920年後的州制時期,譬如阿公店改名岡山就始於這一年。但很多人不知,在日本來台後,就已開始更改當時的漢字地名,將難寫或有多種寫法的漢字統一成較易書寫成「日本漢字」的,比如將「程鄉」[1]統一寫成較好寫的「程香」;也改掉較「武力」的地名,譬如「援剿」改成「援巢」。

前文提及,前鋒是鄭氏部隊屯田所存留的地名,大概鄭氏部隊來台後不久即出現,1894年底成稿的《鳳山縣采訪冊》記載:

真武廟【祀玄天上帝,亦名北極大帝】……一在前鋒莊【仁壽】,縣西北四十里,屋八間。嘉慶十四年,李承業募建。廟租一百三十元。[2]

清國於1683統治台灣後,「前鋒」的寫法開始多樣化,但絕大部份的時候仍是沿用鄭氏王朝時代的「前鋒」地名寫法,並未統一過。少數記載會寫前「峯」[3],也有寫做「峰」的記載。

台灣改由日本統治後,前鋒這個自1660年代開始使用了約230年的明國武裝部隊名詞,日本現代政府首次統一改成了把山放在上面的「前峯」。

「前峯」這個漢字地名自此就一直使用,但是在那個時候又變成把山放在左邊的「前峰」的呢?原來在1980年代,臺灣電腦中文化的起步時期,資策會發表的中文編碼(Big-5碼),有缺字、漏字的小問題,有些常見常用的文字漏編進去,例如:堃、綉、効等字,「峯」也是漏掉的其中之一,當時只有「峰」。[4]於是所有的公部門只好以「峰」取代「峯」,久而久之就都是用「峰」了,其實,寫成左右的「峰」也比上下擠在一起的「峯」美觀好寫。

新發現的鄭氏軍屯地名「光攻」

  看前峰的老地圖,可以看到在前峯之下有個「火光」的漢字小地名,但奇怪的是,岡山在地都唸「hóe-kong」,漢字臺語卻應唸「hóe-kng」。

這個奇怪的現象,父親曾說,依其台語發音「hóe-kong」,其漢字應是「火公」才對,是「火公仔e厝」。他還聽過說,以前此處是鄭氏軍隊的伙房,在以前沒有電的時代,晚上還要炊煮食物供士兵用餐,故名為「火光」。但這說法應該不可能,古代人都是在還有日光的傍晚就煮飯並吃完晚餐的,鄉村在黑暗的晚上伸手不見五指,就只能睡覺。

這個問題在筆者去年重遊延平郡王祠,看到西廡的一個牌位寫著,「明火攻營曾公大用」,終於豁然開朗,原來是源自鄭成功的部隊「火攻營」名稱,應寫成「火攻」才對,台語發音就是「hóe-kong」。

牌位的說明文字如下,文字內容應是出自江日昇的《臺灣外記》,[5]

牌位名稱:明火攻營曾公大用。事蹟簡介:永曆三十年(1676)正月,劉國軒、劉進忠率軍會攻惠州府,城雖圍,尚有博羅縣水路接濟,乃決議先攻博羅,火攻營曾大用等將領為先鋒,奮勇奪先,鼓眾而上,被城上矢石藥桶打下,為石壓死。

依古文獻記載,此地在清治時期大概都寫成「火光」。1895年編輯成冊的《鳳山縣采訪冊》中,即有〈火光厝〉的記載,

仁壽里,在縣治西北方,距城三十里,轄莊五十七。橋仔頭...、大寮莊、下後紅、頂後紅、下竹圍、臺上莊、程鄉莊、圍隨莊、...阿公店、街尾崙、劉稿工、...前鋒莊、...後協莊、白米莊、...【火光厝】。[6]

更有歷史價值的史料,楊英的《從征實錄》也有火攻營的記載。1658年三月,鄭成功駐紮在廈門地區(思明州)時,各部隊組織的長官:

左虎衛左協林鳳、右協王俊、前協鄭仁、後協陳蟒、署領兵事管候缺正領班王大雄、副領班林鳳、火攻營倪正。[7]

我們再從地理上看,鄭氏部隊的屯田,前鋒在北,後協在南,「火攻」居中,由北而南串連在一起,沒有違和感,但火攻應是人數較少的屯田聚落。

依上述各記載及推論,應可驗證,前峰南邊的小地名「火光」,漢字應寫成「火攻」才對。

岡山高中創校時期的校慶特刊,《省立岡山中學校慶特刊-創校兩週年紀念》曾有「火光宿舍」的記載,這宿舍位於今前峰國小校門口前方:

教職員宿舍,除去年向土地銀行租修岡山光光前日本營團宿舍七棟已搬入住用外,並於今春再向高雄縣政府租岡山原木本凌雲閣一座,本年九月底全部修竣……[8]

前峯港(1731-1830)





岡山的「前峰」並未濱海,可是在後協代天府前的岡山現存最古石碑,乾隆25(1760)「奉憲勒碑」上,卻出現有「前峯港」的文字,有很多人無法理解,難道古代前峰是濱海的?今在何方?

石碑上的文字記載:「……為此,示仰仁壽里前峯港沿海居民舟古船商販人等知悉……。」[9]

其實,碑文中的「前峯港」,是指在1730年代至1830年代,有航運功能的阿公店溪中上游的南段支流。

先談「阿公店溪」的概念,「阿公店溪」的名詞,最早大概是在19世紀後期出現。順便一提,臺灣各地地名,尤其是次要地名,是直到日本這個現代政府為了公文書一致,地名才開始有強制規定的統一書寫。像岡山舊名的漢字也曾經有人寫做臺語同音的「鴉公店」![10]

其次談臺灣古文獻中「港」的概念,在臺灣還是以水運為主的時代,「港」並非只指「海岸港口」,而是也指「某段可航運的水道」。

阿公店溪自有記錄以來,中上游大致分有北支流與南支流,在1930年代尚未將水道截彎取直前,南北支流在岡山街北邊會合,會合之後向西注入臺灣海峽。現在的南北支流交會點是在前洲橋的東邊,以前是在現今大寶精密工具公司的東方大溝入土庫排水的交會點。

 在這些支流還有運貨功能尚未阻塞前,南支流因為終點在前鋒,故名「前鋒港」,北支流因為最遠可到二濫(今日的三爺村以東,九空橋以北,已廢庄),故名「二濫港」。

在兩者匯流後向西流入海,這段河道較多文獻記載為「彌陀港」,但如果要分得更細,中段部份還有「還轅港」及「竹仔港」等水道。[11]

 

 



[1]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鳳山縣采訪冊》(臺北市:文建會,2007),56。日本的「鄉」寫做「郷」,中間上面少一點。

[2]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鳳山縣采訪冊》,218

[3] 後協廟前的〈奉憲勒碑〉寫做「前峯港」。

[4] 籃籗會的「籗」也是類似的情形。日治時期片岡巖所寫的《台灣風俗誌》中即有「籱」字,但戰後印刷的鉛字退步而沒有這個字,於是多以「筐」代替,因而變成了「籃筐會」。

[5] 江日昇,《臺灣外記》(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頁303

[6]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鳳山縣采訪冊》,56

[7] 楊英,《從征實錄》(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頁123

[8] 臺灣省立岡山中學校慶特刊編輯委員會,《省立岡山中學校慶特刊-創校兩週年紀念》(高雄縣:臺灣省立岡山中學,1948),10

[9] 楊懷恩,〈奉憲勒碑:公文刻下的史實重現〉,2021.12.1。,2012129日,ayu1114.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html2021121日讀取。

[10] 朱仕玠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小琉球漫誌》(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26二十里至竿蓁林(又名鴉公店),亦一大村落也。

[11] 感謝對岡山地名最有研究的郭秋美老師提供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紀念林茂生教授國際研討會暨第二屆台灣教師節賀卡設計比賽頒獎

  時間   : 2024 年 03 月 10 日 地點  :  成功大學力行校區台文系館 88154 教室 得獎名單  : https://pen.de-han.org/311/2024/titchiong/titchio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