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後協與新後協聚落的地緣關係探討
作者:
鍾佳蓉。岡山高中。二年5班
張曉琪。岡山高中。二年14班
指導老師:毛麗華老師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十七世紀初英國人因宗教因素抵達美國東北時,在新的土地上取名為「新英格蘭」,美國最大的港口「紐約」、美國南方最重要的都市「紐奧良」等等,或「紐西蘭」國名中的「new」字,皆代表和移民者原鄉地緣有某種程度的聯繫。由於本組成員張曉琪居住在高雄市岡山區的後協,在不遠處另有一個「新後協」的聚落,因此我們想探究兩地在地緣上是否也有某種程度上的關連性,以及認識我們所不知道的「新後協」與「舊後協」。
二、研究目的
1. 探究舊後協與新後協的地緣關係
2. 了解兩地居民的遷移原因與過程
3. 探討舊後協與新後協的信仰中心是否有關聯?
4. 了解舊後協與新後協先前及現今的土地利用各是為何?
三、研究範圍
我們以岡山區的後協里(舊後協)以及協和里(新後協)為我們的研究範圍,北邊為本洲里,西邊為復興里,南邊為福興里、協榮里、仁愛里、東邊為前峰里、仁壽里、信義里。
四、研究流程
↓
↓
↓
↓
↓
貳●正文
一、地名尋根
(一)舊後協(現今後協里)
「位於岡山區西南方,東邊為仁壽里、信義里,西邊為福興里,南邊為協榮里,北邊為協和里。」
明鄭時期鄭成功爲擴大後方,親率大軍,前進台灣並實施屯田制,據當時的田野調查顯示,軍隊主要屯墾二仁溪以南的西南平原,至少有大社庄、岡山營庄、前峰庄、「後協庄」、左營庄、前峰尾庄、後勁庄等,其中的「後協庄」即為今日的「後協里」。
(二)新後協(現今協和里)
「協和里現位於岡山區西北部,北以阿公店溪與本洲里相望,東以前峰路和壽峰里為界,南和壽峰、前峰、仁壽、後協等里毗鄰,西和軍事用地相鄰。」
此里居民的祖先原是居住於後協里(現空軍電子通訊學校校址)。在昭和十二年(西元1937年)時,因爆發了中日戰爭,日軍為擴大軍事設施,而強迫將今日的通校路以西、介壽西路以北的居民遷移至原屬前峰段的新聚落,雖然說是強迫,但實際上,日軍仍是為他們做了土地重劃工作,將每一份的建坪劃分為0.4厘,讓此地的房屋都能整齊的排列,並同時以協和宮為中心,將道路作棋盤式的規劃,且成立了「後協第二部落會」來管理遷村事宜。
由於先民是從後協遷來,沿用舊名「後協」並冠上「新」字,以顯示這個新地方和原聚落的淵源關係,而原居住地方則稱「舊後協」以便外界分別。且因祖先等提議以“後協”一字分開取自下字“協”字為準則,又因剛遷至新部落開拓新家園,秉持著同甘苦共患難的精神,以「和」為貴,演變成為現今我們所熟知的「協和里」。
二、人文信仰
(一)代天府(舊後協)
後協代天府為後協庄居民宗教信仰中心,究其根源,乃明鄭時期,鄭成功祭江興師、勇渡黑水溝,驅逐荷蘭人後,其轄下部隊之一在屯田開墾安定軍心後,大陸沿海福建閩南一帶漢人,紛紛橫渡台灣海峽。由於海象險惡、生死未卜,所以多隨身夾帶香火或背負家鄉神像,以安其忐忑不安的心。先民來臺開墾定居,並將隨行帶來的池王爺供奉於民宅內,各家膜拜。而後隨著神像與信眾的增加,陸續將其移入公廟。日據時代,日人極力推行皇民化運動,焚燒神像,所幸經由信徒的搶救才得以保留一部份。一直到台灣光復,於民國三十五年(西元1946年)重建石頭廟。因以紅瓦的簡陋方式興建,不耐侵蝕,當地居民於民國七十年(西元1981年),再次重建,保留至現今的樣貌。
照片一、後協里的地方信仰之代天府(2010/09/05)
(二)協和宮(新後協)
每個地方一旦出現了聚落,就會為了凝結地方意識,進而出現了地方上的共同信仰,而新後協在民國二十八年(西元1939年)從原居住地(舊後協)遷移出來以後也是如此,他們於日據時代昭和十六年(西元1941年)將主神從舊後協帶出,並將神像供奉在大房屋裡,後來到了民國四十年(西元1951年),經眾信徒提議集資興建協和宮代天府王爺大廟乙座,供信徒膜拜,民國四十一年(西元1952年)協和里公厝改建成公廟,主祀五王中之池府王爺,副祀其餘四位王爺(溫、朱、范、李)、太子爺、土地公,取名「協和里協和宮」,並於民國八十年(西元1991年)改建完成。
協和宮不但是協和里里民的信仰中心,同時也是協和里的棋盤式道路的中心。協和宮的廟形宏偉,廟庭廣大,正前方更有一個宏偉的牌樓,而且一旁還有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老人聯誼中心、活動中心,廟前則是有籃球場與涼亭,有時還會有市場,也因為如此,這裡除了提供里民有一個可以運動的場所外,同時也是大家聯絡感情的好地方。
照片二、協和里的地方信仰之協和宮(2010/09/05)
三、土地利用
(一)舊後協
從台灣堡圖中可得知原舊後協(後協里)的土地以農地為主,故本里居民先前以農業維生,因幅員廣闊和便利的交通,近年來新增許多住宅取代了原本的農地,詢問當地居民後才發現,現在他們大多在工廠上班或從事服務業,讓此地逐漸由第一級產業轉型為第二、三級產業,故現以農、工、軍、商居多,可謂為綜合性之社區。
(二)新後協
從台灣堡圖中可以知道原先新後協(協和里)的居民所居住的土地附近大多都為農地,因此,本里的祖先多以農業維生,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居民的就業結構也產生了轉變,然而現在新後協的土地上幾乎都已經蓋滿了房屋,「目前的現住人口數約為4,550人,戶數為1449戶,舊部落人口約占1/2,是為一個典型的住宅區。
參●結論
「後協」一詞源自於明鄭時期的屯田制度,後來才逐漸發展成一個聚落。然而,在第一次中日戰爭(西元1984年甲午戰爭)的隔年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後,台灣割讓給日本,後來日本選定台灣為「南進基地」。日軍在南台灣從事各項軍事建設,將岡山建設成為一座軍事基地,同時也是高雄海軍航空隊飛行的基地,並建有空軍機場(今岡山空軍官校)及海軍第61航空廠(今岡山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另外,更興建房舍以容納大批官兵眷屬,而這也是本鎮眷村的前身。
因為岡山軍事基地的規劃,使部份後協里的居民被迫遷出至現今的協和里,而「新後協」一詞就此誕生。後來日軍進行土地規劃,以協和宮為中心向外延伸為棋盤格式的道路(現今為住宅區)。
而我們經由這些資料也確定了「舊後協」與「新後協」的地緣關係,不僅如此,經由資料的收集而整理成的下列表格中可看出兩間廟宇所供奉的主神皆是相同的,而這也更加確定了兩地之間緊密的關係。
代天府
|
協和宮
|
池府千歲
建於民國三十五年(西元1946年)
→建廟於原本的石頭廟
|
池府千歲
民國四十一年(西元1952年)
→建廟於光復後的公廟
|
資料來源:《後協代天府人文廟史》
雖然兩間廟宇所供奉的主神是相同的,但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時,珍藏王爺的鄉賢已分屬後協、協和兩里,其中某一些鄉賢因由後協里遷居協和里,故將池府王爺帶至協和里公厝內供奉,至於後協里方面,則由另一位鄉賢(盧添福)將珍藏的王爺獻出,讓信徒膜拜請益,因此,在我們看來,他們之間似乎不太會有爭正統的問題存在,而且我們也訪問了兩地的居民與廟方人員,他們也都認同此一講法。
縱使兩地的居民現在沒有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但不可否認的,他們的祖先的確是相同的,只是當初因為某些因素而被迫分隔兩地。而且現在的後協與新後協也都已經有了各自的發展,希望兩地都能擅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與特色,在未來能夠在各個方面都擁有亮眼的表現。
肆●引註資料
3、郭秋美(2008)。岡山鎮─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第二冊(上)。臺北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頁67
5、高雄市岡山區協和社區
6、《後協代天府人文廟史》
7、協和里活動中心興建由緣(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