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岡燕路的歷史變遷


                                    劉天賦

顧名思義,「岡燕路」是條從岡山到燕巢的道路,可是很奇怪的,她到了186縣道介壽東路,還沒離開岡山就結束了,這是命名錯誤嗎?其實原本的岡燕路很長,是從舊省道岡山路一直到燕巢街的道路,我們就以日治到現在的一些地圖,再加上田野調查,來了解岡燕路的歷史變化。 

清國時期岡山到燕巢的交通

清政府是個「前近代」的政府,是個只管抽稅,偶爾派兵巡邏庄頭以防人民叛變的消極政府,沒有警察,沒有現在的戶政、地政、區公所的官方組織,更別說建設橋樑道路了。在其統治期間,各庄頭間的交通要道,都是「由人走出來」的路,道路遇到河川,政府也沒有興建橋樑的責任,車馬人員要過河,除了少數寬闊河岸有地方仕紳出資興建的木橋或便橋,車馬多要涉水而過,乾季沒有危險,雨季就要自求多福,不小心就會被水鬼「抓交替」,難怪許多橋樑邊都出現「有應公廟」。
那麼清國時期的阿公店民眾要如何到燕巢呢?依《鳳山縣采訪冊》的記載,當時要先往南到現在的阿公店橋,應該就是清國歲貢生許名揚於1800年所建的「竿蓁林橋」,然後走到大遼區北邊的下庄仔,經過四角林,再向東北走到燕巢。

日治時期:程香橋與台車

我們看1898年的地圖,我們可以看到一條大致是沿著現在『岡燕路-新觀音橋-安招路-跨過岡山交流道-安招路-安北路-中民路』的道路,可以由阿公店街經由後紅、程香、吊雞林、安招、到燕巢的道路,這條就是日本時代的「岡燕路」。
台灣進入日治時期以後,日人以近代化的方式統治台灣這新領土,為了便利物資的載運和販賣,就馬上開始在台灣各地作交通建設,也利用許多原本是「土匪」,經輔導轉業後的工人興建不少道路,前一段後面提及的1898年的「原岡燕路」,應就是那些「土匪」所興建的。
192982《台灣日日新報》有以下報導:

〈岡山燕巢間交通利便〉高雄岡山郡岡山燕巢間,昨年度初架設之程香橋,同年雨期,被洪水汛濫流毀。元岡山庄長,及燕巢庄長,曾再三盡力向官廳申請認可,著手再造舉初渡式,架設費,一萬餘圓,其後道路又復擴張。今番烏樹林製鹽公司,敷設輕鐵,費用約略三萬五千餘圓。開通之日農村旅客均告利便。
這座橋應該就是現在的觀音橋,依以上記載,觀音橋原名為「程香橋」,於1928年興建。

日人治台中期以後,開始有公共運輸的建設,出現了公共汽車和使用軌道的台車。岡山燕巢之間的台車線,依《岡山鎮誌》記載,是由「蓬萊株式會社」興建,負責人是燕巢人陳坤及宜蘭人黃再壽,主要功能是搬運原料甘蔗及紅糖外銷,於昭和四年(1929)年鋪設。除載運甘蔗紅糖外,還兼營客運,對燕巢岡山二地交通貢獻甚多。
據朱林不纒和朱金碖兩位女士表示,她們的公公就是擔任推台車工作的工人。朱林不纒的公公名為朱溪泉,朱金碖的公公是蘇先助。她們都曾看過並協助過公公推台車,由於岡山到燕巢是上坡路線,推車工人都必需很辛苦的坐在車後方,用一根棍子推台車。至於燕巢到岡山,則因為是下坡路,只要台車上軌道,就可以很輕鬆的順坡滑到岡山。 

戰後時期:觀音橋

進入民國時期,由於台灣的大眾運輸,公共汽車逐漸取代台車,台車的利用越來越少。高雄客運公司開始營運後,台車車軌於1961年拆除,成為道路。而改名觀音橋的程香鐵線橋,在1955年十月,有重修的工程記錄。
當時的觀音橋仍為日治時期即有的鐵絲吊橋,因年久失修,不堪荷重,縣府為配合戰時軍車之運行及產業之進出,由南龍營造廠謝龍波得標,修築了長40,寬 三米 的水泥橋。在1976年,由於高速公路國道一號的建設,將觀音橋拓寬。
到了1970年代岡山交流道的興建,將原安招路從中截斷,結果就出現了在岡山交流道兩旁路名都是安招路的怪異現象。原本岡燕路過了新觀音橋就馬上左轉,與現在的安招路會合,這條路目前仍在使用,而且現在觀音橋因為新建工程而封閉,要到安招路都得走這一條。目前過新觀音橋會直走與介壽東路會合,是因為岡山交流道興建才出現的。
老一輩的程香人,仍記得以往尚未拓寬前,岡燕路是條兩旁種著木麻黃的「綠色隧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橫看成嶺,側成峰」 , 用空拍記錄雞冠山地貌

  「橫看成嶺,側成峰」,四位登山豪傑 ( 郭元卿、劉峻傑、洪啟祥、林于喬 ) 協力攀上雞冠山頂 , 用空拍記錄山景地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