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岡山區長一二三




                                                                                劉天賦


 


 岡山鎮在2010年底因為高雄縣市合併的緣故,改名做「岡山區」,首長名稱由「鎮長」換成了「區長」。這個「岡山區長」的稱號,在之前的歷史上也出現過兩次,現在是第三次出現。這篇文章就來淺談一下前兩期的「岡山區長」。


 先稍談一下清治時期的「岡山領導人」。因為清國政府是個「只向人民收稅,只派兵監視台灣人不要叛變」,其它幾乎都不管的古代政府,岡山在清領時期的地方首長資料幾乎無從考查。大致來說是和當時其他台灣地方庄頭一樣,由地方共推有錢有勢的「董事長」擔任。1776年豎立的「築岸序」石碑,碑文最後刻著立碑人是「築岸董事人王圖觀、楊檀觀、洪偶觀、廖越觀」,我們可以推論,當時的岡山領導人是「王圖」先生,現在的岡山街區也仍是以「王姓」為大姓,如果能翻一翻這些王姓家族的神主牌,應可以找到 王圖 先生。


日治時期區長,1897-1920


 1895年日本開始統治台灣,帶入近現代的治理方式,地方首長成為總督府指派,以貫徹統治的地方代理人。自1897年起,在「阿公店區」設立區長。至1920年市街改正之前,共出現過四屆三位的「阿公店區長」,分別是王福信、黃鼎輝、黃旺先。


 當時的「阿公店區」是現在北至農校,南至阿公店溪,東至舊省道岡山路,西至阿公店溪舊河道的範圍,也是當時大岡山地區的商業中心。


 王福信擔任了首任及第三屆的區長,首屆約一年(1897-98),第三屆長達12年(1900-1911.1.19),他死於任上。王福信住於現在維仁路平和路口的北側,就在以前壽天宮旁。在1907年《南部臺灣紳士錄》的記載,他是「阿公店區街庄長,商,「泉美號」,仁壽上里阿公店街354番戶」,他就是 王宏育 醫師曾祖父的哥哥。


 日本政府首任區長就請王福信擔任,我們可看出當時王姓宗族在阿公店街的勢力。當時的區長多以配合政府施政為主。


 《台灣日日新報》在19109月報導大岡山地區第一個市場遷址落成的消息:「阿公店市場。阿公店街所築之市場。既於去23日舉行落成式。是日招請松木廳長及澤井警視。辭該地重要官民百餘名。始則管理人王福信氏朗讀暨辭。繼而若林技手報告工事。及松木廳長訓示的式變。式終開宴。又該市場之總間數24間。建築及附屬地。計223坪 。建築費用則由公共衞生費支出5600圓。」這個市場就是現在沒落的「平安市場」。


 黃鼎輝是前清的秀才,只擔任了第二屆一年的區長。《南部臺灣紳士錄》記載他「銀器商,秀才,源發號,仁壽上里阿公店街」。


 第四任的黃旺先在 王福信 先生過世後不久即接任阿公店區長,他在1920年市街改正後,又擔任包含現在岡山及橋頭兩區的「岡山庄」庄長一年。據史料記載,他在 1898年擔任阿公店保甲局長,1899擔任阿公店辨務署參事,1902是阿公店第一保保正。


 黃旺先也是岡山地方商業的重要人物,除了經營砂糖雜貨,他也負責「阿公店鹽務支館」(也就是中街與開元街中間的台車站「鹽館」),也賣鴉片,經營魚行,他的店名「通義號」應該就在現在維仁路的「仁壽醫院」。


 


戰後初期區長,1945-1951


 1945815,日本向盟軍投降後,國民黨政府於105日抵台,代替盟軍接管台灣(至今)。117,依「台灣省州廳接管委員會組織通則」,聘用劉朝四為岡山郡守,當時仍暫時依日本的地方行政區域名稱。


 1946年的118,舊高雄州的各個「郡」改成「區」,郡役所改成「區署」,由中央派「區長」。在原岡山郡的範圍,也就是現在大岡山11區的土地,成立「岡山區署」。


 「區署」的功能不大主要功能應該是在同時成立的,以「區」為範圍的「警察所」。區長在後來因為各鄉鎮選出鄉鎮長而消失然後廢除,不過各區署的廢除時間不一,鳳山區於19467月裁撤,旗山區於195011月,岡山區署則約在1951年中廢除。


 這個階段的「岡山區長」共有五位,分別是劉登玉,洪石笋,黃應樞,陳炎生,劉國澤。


 劉登玉是岡山劉厝里人,大概作了半年即調到屏東擔任「潮州區長」,後來在高雄中小企銀作到退休。


 第二任的洪石笋,是屏東人,台南師範學校畢業,原為潮州區署區長,大約在19468月和劉登玉互調。1946年的二二八事件,高雄縣以岡山區動亂最嚴重,當時他和劉朝四及吳瑞泰出面與軍方協談,勸導軍方勿讓軍隊外出,並由其三人負責岡山治安的維持。但後來岡山仍未「恢復秩序」,後來有三人被槍斃,他也因此下台。


 第三任的黃應樞,廣東潮陽人。國立中山大學法律系畢業。在19474月由旗山區署區長調任,作到194809月。他不作區長後,到高雄縣府當「自治指導員」的工作,後來到台灣省政府上班,多是秘書、副秘書的職位。


 在第三任和第四任中間,有二個月由「葉佩華」擔任區長,但因「完全不懂台語」而去職。你能想像完全不懂台語這個岡山在地語言,而仍有人推薦擔任岡山區長的那種落伍時空嗎?


 第四任的陳炎生在194812月到19507月擔任岡山區長。據資料顯示,他是中國福建霞浦人,國立政治大學畢業,曾任「青年軍中校政治教官」、「中央黨部幹事」。他的名字現在仍在中山公園,「同仁」石碑刻著岡山區署區長陳炎生,岡山鎮公所鎮長蔣江直謹識,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五月十二日」,這個時間也應是岡山神社正式改名為「中山公園」的時間。


 最後一任的區長是劉國澤,湖南藍山人。復旦大學市政系畢業。19507由縣政府秘書兼事務股主任調任。他的任期大概是在1951年下半年,隨著岡山區署的裁撤而結束的。


還有沒有第四種?


 現在的岡山區長,和之前的兩種區長,都不是人民直選的官員,皆是以執行上級長官意志為主的官員。2010年底高雄縣市合併,現在的岡山區長取代了以前岡山鎮長,未來大岡山地區的11個行政劃分會有適度的整併,「岡山」這個地名如果沒有消失的話,那就是管理範圍更大的第四種岡山區長了!


 


註:相關資料出處請參見〈岡山論壇〉「戰後歷任岡山區署區長」討論串。


http://www.sunchi.idv.tw/gscity/gscit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82&extra=page%3D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橫看成嶺,側成峰」 , 用空拍記錄雞冠山地貌

  「橫看成嶺,側成峰」,四位登山豪傑 ( 郭元卿、劉峻傑、洪啟祥、林于喬 ) 協力攀上雞冠山頂 , 用空拍記錄山景地貌 。